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上岸”不是终点
发稿时间:2024-07-28 08:54   来源: 绵阳日报

  □陈静(游仙)

  时下,“上岸”这个词频繁出现。似乎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解脱,或“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百度告诉我们,“上岸”意为:舍舟登陆。也指付出努力的某件事情获得了成功。而笔者认为,在人生的长河中,“上岸”一词也许会如影随形,频频闪现在我们的视野。那么,何为“上岸”?“上岸”不成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下岸”?

  对于莘莘学子而言,“上岸”或许意味着在激烈升学竞争中,成功考入理想的学府。他们日夜苦读,在书海里遨游,在题海里博进,只为了能在那场考试中脱颖而出,踏上通往高等教育的彼岸。然而,当他们真正踏入那扇梦想的大门,是否就真的“上岸”了呢?四年大学,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这些课程包括专业课和基础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是课程的主要分类。必修课占比70%。姑且不谈选修课,试问谁能保证必修课能全部过关,且有一个漂亮的分数?你肯定知道,大学里有一个通用词叫:挂科。当然,挂科不是终点,亡羊补牢未尝不可,不会影响你毕业。但,会影响你保研,影响你找工作,影响你的心情。再者,人际交往、情感恋爱等等困惑和迷茫又接踵而至。此时,你才发现,考上大学,并非就是“上岸”,并非就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

  据官方公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38万。于是,“上岸”也成了考研成功的代名词。不用说,一旦发现有人说“上岸”,就能猜出十之八九。那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总希望获得一份稳定且高薪的工作,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站稳脚跟。接下来为了完成项目加班加点,为了提升业绩绞尽脑汁,渴望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可当他们达到了既定的职业目标,是否就意味着从此高枕无忧、真正“上岸”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新的责任与压力或许会让他们感到更加疲惫,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局面。真正的比拼,实质的内卷不是来自校园,而是职场。只有前进,为了责任,为了生活。

  从广义上来讲,“上岸”不仅仅是获得工作岗位,还包括在工作环境中适应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摆在面前的挑战和压力时,你断然不会有“上岸”的轻松。

  世俗的认知,“上岸”似乎还与物质的丰富紧密相连。然而,当物质的欲望得到满足,心灵是否同时得到了滋养?当财富的数字不断增长,内心的空虚是否也能随之填补?有人通过创业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最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失去了太多。

  我们的人生犹如茫茫大海,谁也不知道啥时能到达海的尽头,怎样才能“上岸”。唯有不断前进,不断受阻,直到被浪潮推到岸边。说到底,“上岸”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定义和理解。它不是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而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和和解。“上岸”并非到达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心态的转变。是经历风雨后依然能保持的平和与坚定,是面对诱惑时懂得取舍与坚守,是在繁华落尽时回归内心的本真。真正的“上岸”,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珍视身边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在面对“下岸”时,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上岸”,终归是一种心态,一种保持能发现惊喜的人生态度。“上岸”绝非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美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掌控一切,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清醒和从容的智慧。

  如果身边有人“下岸”了,我想对他们说:暂时的失利并非终点,亦是新征程的起点。没有挫折和起伏的人生并不完美。一次未达目标只是人生之路上的小插曲。每一次的尝试都是积累经验、磨练意志的宝贵机会。此刻的挫折是在为未来的成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让你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所需努力的程度。

  不要被一次的挫败而困扰,保持积极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和方法,调整步伐,调整节奏,继续前行。相信!只要坚持,你终将“上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