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七曲山
□记者 刘晓东 蒋成林 文/图
当前,我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盛夏的梓潼七曲山,一片苍翠。七曲山专职消防救援站5名专职消防员开始新一天的常态化携装巡查,巡查覆盖面积33平方公里。
梓潼作为古蜀道翠云廊的起点,境内有古树11950株,是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树龄最大的是2300余年的古柏王。为了守护好这些“千年老宝贝”,这些专职消防员每天对林区进行携装巡护2次,每次徒步约5公里。步行巡查后,他们还用流动宣传摩托车进行巡查,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我们分区域、分时段、不定时对古柏进行人工降温增湿作业,主要目的是增加林下可燃物的湿度,降低火灾的发生。”七曲山专职消防救援站站长潘伟说。
古柏“保镖”除了专职消防员,还有一群国有林场护林员。他们分区域、定人员,一小时一次不间断巡逻,进行全天候保护。
在梓潼翠云廊沿线,不时能看到林业工作人员对古柏裸露的根系砌石垒土、补充营养、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古柏附近栽植扁竹根等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对不良森林环境进行清理,对抢水分、抢养分的杂草灌木一一铲除;修补树洞并喷洒药物进行病虫防治。正是这些抢救复壮、修复改善土壤环境等措施,才让这条千年翠云廊愈发青翠。
为了让古柏“老有所养”,梓潼县实施“一树一证”、统一挂牌保护,挂牌内容包括古树县级编码、科属、树龄、类别、保护等级等基本信息。现在,每棵古树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
古柏的“幸福生活”远不止于此。近年来,梓潼县先后出台《梓潼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梓潼县古柏资源离任审计交接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梓潼县还与广元市剑阁县、广元市昭化区、巴中市南江县、南充市阆中市等地建立协同保护机制,联合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梓潼还探索建立‘县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十户联保’责任体系,将古树科学划分为1467个管理网格精准管护。每年召开的县人代会都要听取古柏保护利用情况报告,切实做到监管有力、责任到人。”梓潼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钟海涛说。
扎实推进翠云廊古柏全面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市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缩影。
在我市,有以金牛古道、阴平道为代表的古蜀道遗址,有以翠云廊古柏群为代表的壮美景观。为此,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加快制定《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对我市境内所有类型的历史文化遗址通过地方立法予以保护。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历史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认定、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等方面为重点,结合绵阳实际,制定出台了《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为进一步加强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发展,为促进全市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址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郭平说。
科学精准、系统治理、分类管控,我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市城区优良天数率达80.5%,全市2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同时,芙蓉溪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为全国15条试点河流之一、全省唯一;梓潼县获评全国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三台县郪江流域“4+2”河道清理监督模式入选全国基层河湖管护典型案例,仙海水利风景区入选全国第三批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