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游仙多举措推进水库标准化管理
筑牢“安全堤坝” 确保平稳度汛
整改后的胜利水库
绵阳新闻网讯 “由于功夫都花在平时,现在水库整改已全面完成,心里踏实多了……”进入7月,也到了一年一度的汛期,近日,在游仙区胜利水库,管理员何荣正在进行水库安全巡察。何荣是游仙区引入的水库管理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工作人员。
胜利水库是游仙区水利局管理的一座小一型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安全度汛,2021年,游仙区投入项目资金368.62万元,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整治,整治后的胜利水库防汛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游仙区水域总面积近70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3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达2.28亿立方米,共有小型水库105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2座,总库容2368.97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3座,总库容3008.71万立方米。全区小型水库基本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均为土坝坝体,且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放水设施渗漏、坝坡杂草丛生、溢洪道不畅等工程安全隐患逐年增加。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5月,游仙区水利局面向社会采购了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绵阳市游仙区小型水库管理服务站。
“我们依据水利部指导意见,结合游仙区小型水库实际情况,从宣导水库管护责任主体意识、加强水库日常运行管理及巡查、排查水库工程安全隐患、建设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游仙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全区小型水库智能化雨水情监测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完成15座,投入使用水库管理平台一个,完成水库清荒62座(小一型12座、小二型50座),清理坡面53万平方米、溢洪道2.87万平方米、坝顶道路5.3万平方米、集渗沟排水沟2.05万平方米,维护启闭机房22座、闸门13座、防汛道路5.2万米,安装警示标牌102套。
通过实施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游仙区实现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全区工作安排,年底前确保全部达到标准化管理,形成‘产权更明晰、管护更专业、制度更健全、投入更可靠、考核更科学’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持续发挥。”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汪邦坤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