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过的起垄机在地里作业
绵阳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雨过天晴,正是栽种红薯的黄金时节。连日来,游仙多地抢抓晴好天气,进行红薯种植,种植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农机“改头换面”,优化机械性能,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游仙区新桥镇红星村原香湾家庭农场的红薯地里,记者看见一台改装过的起垄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起垄、覆膜、盖土……一人一机,不一会儿,一条条“长龙”就出现在平整空旷的红薯地上。
在与该农场的负责人魏薇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原香湾家庭农场种植的红薯品种为烟薯25号,为了优化作物生长条件,保障烟薯品质,该农场按照垄距120厘米,垄高40-45厘米的标准起垄,以便烟薯生长。然而“大垄高箱”的高标准种植模式需要大量人力,市面上现有的起垄机也并不适用于农场当地的土质。
“我们农场流转土地近五百亩,种植面积比较大,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率,我们决定自主改装起垄机。”魏薇说。为了顺利完成改装,农场另外一位负责人王翊镔先购买了一台适用于北方沙土地的起垄机作为基础农机,再根据自家红薯的生产要求购买改装配件,依靠以前从事机械工作的经验并结合网上的视频教学,历时一个多月,一边下地试验一边改良,一步步完成改装。
“我们四川的土壤属于黏重土壤,土地里面石块、树根比较多,现在市面上的起垄机基本都是针对北方沙土地而研发生产的,并不适用于我们四川这种丘陵地。”王翊镔告诉记者,“所以我们把原起垄机上土的部分拆掉,然后买了直角箱和上土的搅笼、钢桶、边犁和挡土板这些零件,再进行加装,让它达到我们起‘大垄高箱’的高标准要求。”
提及现在的成果,王翊镔满脸笑容,“以前20个人用一个半月才能做完的面积,现在有了我们自己改装的这个起垄机,10个人用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就能把它种完。”(李洋 叶南君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