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离了胡萝卜不成席
发稿时间:2024-07-07 08:47   来源: 绵阳日报

  □王代伦(游仙)

  木龙观胡萝卜吃起来,清爽脆嫩,回味香甜,营养丰富。当地一带办宴席,如果没有木龙观胡萝卜这道菜,就会给客人留下不小的遗憾。所以有“离了胡萝卜不成席”一说。

  木龙观胡萝卜,在2012年就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过绵阳市游仙区忠兴场镇白家坝,沿绿树成荫,溪水绕流的水泥公路,驱车十分钟,就到了一片千亩的坝子,它就是木龙观坝。据说木龙观,是因当地张氏女终身不嫁,出家在附近修行,众人感其德而建,绵州刺史史柯章取其名。

  木龙观坝,是从江油大堰乡而下的木龙河,与流经游仙太平场的芙蓉溪,在这里交汇冲积的沙土,经年累月形成的坝子。这里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独特。青山环围,空气湿润,土层丰厚,有机营养富有,矿物元素众多,土壤熟化度高,物理性状好,适合胡萝卜生长。

  木龙观胡萝卜,之所以在唐朝就成为皇室贡品,还有一个关于施肥的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利州(今广元)商人庞颖,为把胡萝卜种成皇室喜爱的贡品,便来到木龙观坝的舅父家,反复试验,形成了种植上品胡萝卜的施肥秘方,称之为“三香料”有机肥。今天,外来人要是问起木龙观胡萝卜在用肥上的秘诀,当地人笑而不语。既然是秘方,当然轻易不为外人道也。

  进入多雨的伏暑,胡萝卜籽种下两三天,缨苗就会露出土面,一两个月后,长满萝卜缨的木龙观坝,犹如偌大的地毯,绿绿的,厚厚的,软软的。霞光映照,金灿碧蓝;阵雨洗过,青翠欲滴;微风轻拂,绿波荡漾。连附近小孩都想爬上去,打几个滚儿,翻几个跟斗,舒坦舒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木龙观胡萝卜成熟的时候还要晚些。开挖胡萝卜是农民最开心的日子。农民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刨土,拔萝卜,洗泥,晾敞,装袋,搬运,整个过程都是精细活。小心翼翼,生怕伤皮儿,破了胡萝卜的相,尽量保全它的完美。眼前的胡萝卜,形似少女风韵的玉臂,色若玛瑙的红,红得周身通透,心干细如抽丝,似有若无。

  木龙观胡萝卜不仅养眼,更令人垂涎。就连当地百姓在挖胡萝卜时,也忍不住会将刚出土的胡萝卜,用帕子去其泥,咬几口,先尝为快。涌到田间抢购胡萝卜的城里人或商贩,更不会失去品鲜的机会,情不自禁,啧啧称赞。用木龙观胡萝卜做成五花八门的菜品或饭食,脍炙人口。胡萝卜炖羊肉,牛肉烧胡萝卜,胡萝卜蒸扣肉,凉拌胡萝卜丝,蒸胡萝卜干饭,腊八粥里加上胡萝卜粒,成为了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的佳肴。

  胡萝卜成熟的时候,忠兴镇要举行胡萝卜采收节,已连续十一届。木龙观坝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游人如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