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
发稿时间:2024-07-07 08:47   来源: 绵阳日报

  □周永珩(北川)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的妈妈就像一艘稳健的船,载着我在生活的波涛中航行。她是一名乡村教师,用毕生的热情和智慧培养了无数的学生,她是我的榜样,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妈妈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短短几年就成为家乡出名的优秀教师。她不仅在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生活的琐事上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在我小学的岁月里,妈妈就像一个全能的老师,无论是数学、语文还是自然、美术、体育、农技,她都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她的课堂充满活力,她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在那个年代,贫困就像一条无形的锁链,死死地捆绑着人们的生活。我们一家五口人,仅靠爸妈每月七十来元的工资度日。这微薄的收入,不仅要满足我们日常的吃喝拉撒,还要负担爷爷婆婆、外爷外婆的部分生活费用。那时爸爸是一所完全小学和帽子班初中的校长,同时管理着全乡26个村小,每周爸爸都要去村小指导教学。那时没有一个村子有公路,全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小路,最远的村小,早上七点出发,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抵达。加上爸爸经常要去县上、公社开会学习,家务事压得妈妈喘不过气来,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妈妈在学校开荒种地,就像一位勤劳的农妇,辛勤耕耘着我们的生活。她种植了玉米、洋芋、萝卜等可以当主食的食物,仿佛她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了希望。她还种有大白菜、青菜、茄子、黄瓜、冬瓜、丝瓜等蔬菜,这些五彩斑斓的蔬菜就像妈妈的爱,点亮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一家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妈妈总是忙碌着为我们缝补衣物,做鞋垫、布鞋,打毛衣。她的手艺精湛,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关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妈妈的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每当逢年过节,妈妈都会让我去邀请住在另一条街上的爷爷婆婆到家里吃饭。当爷爷婆婆因年迈体弱无法行走的时候,妈妈每天在上完课后回到学校寝室,精心准备饭菜,然后送去给爷爷婆婆。后来爷爷婆婆相继卧床不起,妈妈除了送饭菜,只要一有空,就会过去给他们擦身、洗衣、洗被套、整理家务。爷爷婆婆虽然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但每逢与人交谈,都会自豪地说:“我们家二媳妇真好。”妈妈的这种敬老爱幼、孝顺体贴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

  由于妈妈为人正直、做事公正无私,喜欢帮助人,以至于学校的老师、街坊邻居有什么事情都会来找她商量。在妈妈为人处世的风格中,我总结出了咱家的家风: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谦逊待人,办事公道。这种家风,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对后代的责任和期望。

  妈妈以省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的荣誉退休后,她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懒散。菜市场里人群熙熙攘攘,妈妈在其中如鱼得水。她挑选蔬菜的手法熟练而自然,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高手在棋盘上落子。

  “5·12”大地震后,我感到茫然和无助。妈妈经常鼓励我说:“即使困难再大,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论山有多高、水有多险,总要有人去跋涉、去攀登。世间的路有深有浅,不怕走得磕磕绊绊,只怕吓到裹足不前。若是无风鼓帆,那就奋力划桨;若是无人援手,干脆做自己的摆渡人。”“生活总会有起有落,但我们必须坚强。”这些话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感激妈妈的智慧和无私的爱,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自信。

  去年爸爸摔倒导致骨折,生活起居变得困难起来,妈妈一个人挑起照顾爸爸的吃喝拉撒重任,每当我们说不缺请保姆的费用,难得自己做家务时,妈妈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要想长寿就要多做家务。

  在我心中,妈妈是最勤劳、最能吃苦的人,她总是默默地付出,无私地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用辛劳与隐忍,使我们度过了贫穷时光;用关怀与母爱,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园;用自尊与自强,为我们赢得了自豪无愧的脸面;用奉献与付出,成为我们可以咀嚼、享用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