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7月5日,如往常一样,从早上6点开始,游仙区零工爱心驿站内就陆续迎来了数位零散务工人员。
该驿站占地7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招工、用工以及候工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服务平台,能容纳零工人员300多人。
走进该驿站,记者看到,各种就业政策宣传触手可及,空调、饮水机、液晶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展板上张贴着各类招聘内容,电视屏幕上也实时滚动发布着招聘信息,对于不同岗位所提供的招聘人数、薪资待遇、任职要求等一目了然。
除了线下,求职者们还可通过线上加入微信群、扫描小程序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招聘信息。
“对于‘初来乍到’的零工,在求职登记区登记好基本信息后,工作人员会帮助他们掌握线上线下发布的招聘信息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联系即可。”游仙区爱心零工驿站总经理任凤娇告诉记者,自该驿站建设以来,每天可帮助100人以上实现就业。
“在这找工作很方便,用人单位可以直接来找我们,我们也能实时掌握招聘信息,而且这里冬暖夏凉,像家一样温暖。”零工冯家胜告诉记者。
这是绵阳大力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零工驿站”服务品牌,帮助新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等求职者实现高效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绵阳通过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大力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零工驿站”服务品牌,强化零工就业服务,打通就业信息交互壁垒,助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从传统的“路边蹲活”到如今的“掌上找活”,一批具备零工登记、信息展示、政策咨询、劳务洽谈、维权调解等功能的零工驿站在我市建成——
◆一方面扩大了就业容量,打通了长期困扰零工市场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等瓶颈问题,实现了“线上平台+线下驿站”相结合,提高了人岗匹配精度;
◆另一方面也完善了零工就业市场建设,通过改善求职环境、加强就业培训、强化权益保障,使零工就业更有温度,劳动更有尊严。
目前,绵阳共建成零工市场10家,覆盖全部县(市、区),实现灵活就业12.8万余人次,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人力资源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在做好传统岗位收集的基础上,特别关注青年偏好,积极拓展快递、物流等新兴行业信息,促进就业多元化。”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零工驿站的受众群延伸至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实现“零工”到“灵活就业人员”再到“稳定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全覆盖。
(梁霭彬 涪江观察记者 周钰 唐韬 李媛媛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