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绵阳市农科院组织召开风味番茄品鉴暨绵番1号测产验收会。
由省种子站、西南大学、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相关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绵番1号”进行了田间现场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绵番1号”平均亩产6825.5公斤。
“绵番1号”是绵阳市农科院最新选育的抗TY耐储运高端红果设施番茄新品种,先后被评为第20届广东种业大会和第9届成都种业博览会重点推介品种。该品种是无限生长型,具有耐低温果型好、商品果率和精品果率高等特点,已在四川、云南、新疆、山东等地示范推广。
“市农科院选育的这些番茄新品种在口感、颜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好的推广性。”四川省绵阳科兴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鹏观摩了测产验收会后表示,将加强与市农科院的合作,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绵阳造”特色番茄。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种植的高端红果番茄以国外品种为主,国内品种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生产需要,番茄种业面临“卡脖子”难题。
经过多年时间的攻关,由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选育的“绵番1号”“绵番328”“绵番2号”“绵樱3号”等番茄新品种已成为国家登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
“绵阳造”番茄为何能成绩亮眼?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所长黄海涛说,果蔬研究所——
◆先后与以色列、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及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多家蔬菜种企合作,实现了产学研、育繁推的有机融合;
◆在游仙、涪城、北川、平武等地建立了十余个科研示范基地,为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更好服务于绵阳及周边蔬菜产业发展以及绵阳种业强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
(涪江观察记者 王何力 唐显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