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又被称为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其目的是将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
跨河道,穿农田,越山丘……在农业大县三台,静卧乡野田间的84座渡槽,一头连着水库,一头通往农田,历经岁月沧桑。在春耕农忙时节,依旧发挥着引水灌溉的作用,滋养着梓州大地的万顷农田。
6月13日,记者自东向北,绕西线至南面,经过武引、永和埝、团结水库、鲁班水库4个灌区,途经三台石安、新德、灵兴、新鲁、观桥、景福等多个乡镇,探访了三台近十座渡槽。虽历经岁月洗礼、地形变动、山洪冲击,但这些渡槽依然矗立在田野上,神采依旧,与乡野田园辉映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静卧乡野的壮美
三台县虽有涪江、凯江、梓江、郪江四条水系,但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因水利设施基础差,是出了名的旱地。“南田北地东石头,西路莫得草喂牛”,曾经流传于老百姓口中的顺口溜,是最真实的写照。
一槽横跨山丘,活水沿渠自来。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三台开展了人民渠六期(团结水库)、人民渠七期(鲁班水库)、武都引水水利建设项目。那些相继在全县境内跨山修建,仿佛人工天河的各式渡槽,将汩汩清流引入田间地头,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百姓的缺水问题。
在新鲁镇一碗水村,连接起两座山头的一座石拱渡槽映入记者眼帘。这是人民渠六期金太分干渠上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全长615米。1968年,由金石、芦溪、刘营三地老百姓投工投劳,分前、中、后三段,于上世纪70年代同时修建而成,当地百姓称之为石桥渡槽。而人民渠六期金太分干渠全长29.98公里,控灌三台金石、新鲁、芦溪、刘营等镇乡。
这座渡槽为浆体石拱构造,采用排架式石墩基座,共36跨,槽身长、拱数多、跨度大,成就了渡槽魁伟浩大的建筑造型。记者穿行在桥墩下,看到一块块饱经岁月风霜的石头,外观古朴、形制严谨,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
在石桥渡槽下,是连片的稻田。
历经半个世纪的变迁,曾经惜水如金的这片土地,已是万亩良田,全国、全省有名的麦冬、粮油种植基地。
自西向南而行,毗邻鲁班湖、云台观、郪江古镇三大景区的观桥渡槽系鲁联干渠引水工程,位于三台-大英、观桥-射洪、观桥-菊河、观桥-鲁班四条公路交会处,横跨观桥场镇南街。观桥渡槽建筑材料为全浆砌条石,1979年7月,由遂宁市蓬溪县承建兴工,1980年冬建成。渡槽长258.5米,灌溉三台、射洪、蓬溪等县农田,结束了三县毗邻乡镇只能种植红薯、玉米的历史,让这一带很快种植上了水稻,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结构。
坐落在三台县景福场镇的向阳渡槽,是人民渠七期工程鲁联干渠上另一座高大建筑物,全长308米,高48米,拱圈净跨均为30米,分上下两层,槽底净宽3.1米,槽墙高2.7米。向阳渡槽于1977年7月动工,1980年冬建成,可灌溉三台、射洪、蓬溪三县20余万亩农田。
这两座渡槽皆为敞肩石拱桥建筑形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水,下层供人通行。如今,斑驳脱落的石雕石刻,爬满青苔的石栏杆,长满杂草的石缝……无言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历史长河的丰碑
渡槽经年沉淀,石头镌刻岁月痕迹。
在三台灵兴镇木鱼村,形如赵州桥建造风格的高家桥是永和堰的一段石拱渡槽,由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设计建造,被称为永和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高家桥高50多米,长约150米,宽4米,渡槽深约2米,桥体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如今,渡槽里还留着当初修建时的记量刻度尺。高家桥最初的功能是通水和行人通行。
今年96岁的景桂芳老人告诉记者,修这座桥时她才几岁,亲眼目睹了整个修建过程,当时是民工昼夜加班,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才修好。 经过八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后,现在高家桥依然还在为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作贡献。
三台是武引一期工程主灌区之一。长约2.3千米的石安渡槽群发挥着引流灌溉的主要功能。站在石安镇清泉村的山梁上举目远眺,土门垭、学堂垭、马鞍山、景家店渡槽如一条长龙般越过山丘田野,奔腾而去。
自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武引三台灌区涉及涪江以东永明、中太、芦溪、老马、塔山、石安、灵兴、富顺、三元、秋林、新德、北坝、龙树、忠孝14个镇乡,设计控灌面积33.84万亩,受益群众42万余人。
无论是有八十余年历史的高家桥,还是历经半个世纪的石桥渡槽,散落于三台乡间的这些渡槽,斑驳中流露出历史的沧桑,也述说着昔日的荣光。仰望,好似长虹贯空;俯视,像平地长龙;远望,像趴在田野的石龙——渡槽三美,令人称奇。
这些渡槽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和智慧。“钢钎二锤叮当响,凿出万代幸福泉。”今年81岁的陈启进老人参与修建了新鲁镇的石桥渡槽。他回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管是干部还是民工,大家背着干粮和被盖,扛着钢钎二锤,自行到工地上工。
在工地上,干部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工棚住,住在当地村民的牛棚猪圈旁和街沿边,不仅臭气熏天,严冬里寒气逼人,酷暑里蚊虫叮咬。
在那个物质和机械匮乏的年代,人们用近乎原始的工具,靠着人力,肩挑背扛修建起来的渡槽,为沿线百姓引来珍贵的农业生产用水,让这片土地变得生机勃勃。时至今日,这些渡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仍然屹立田间,在盛夏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壮美。
(吴桐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