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同时传承华夏的卓越传统,2024年以来,梓潼县大新小学开展了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田,‘非遗’文化绽放校园”为主题的2024春“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大新花灯”、“钱杆舞”等非遗文化融入了学校的课堂。
以初心守护非遗,让非遗回归“生活”,再现“本真”。
“非遗”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到“大新花灯”的文化内涵和表演形式,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其的保护意识,也传承了文化资源。
以匠心传承非遗,适应当下,突显“本色”。一方面,该校围绕"花灯"非遗文化开展课程,其本身就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实现了基于课程开发的文化保护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通过邀请本地非遗文化传承人赵海泉进校授课,开展社团表演,实现"大新花灯"、“钱杆舞”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承。
以敬畏之心开发非遗,遵循规律,展现“本领”。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史剑波表示,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也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更希望师生们通过专业的培训,成为真正的非遗传承人。
(杨兰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