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日报社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审议通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走出一条具有绵阳特色的向“新”求“质”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阳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实践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具有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对绵阳科技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科技城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国家专门出台文件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省委、省政府对绵阳科技城建设高度重视,要求举全省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全力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整体谋划,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重点任务,要求健全省域经济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机制,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
切实扛好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绵阳的使命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需要我们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所需,更是长远之计。当前,绵阳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经济总量已经迈上4000亿元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迈步新征程,绵阳发展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既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绵阳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坚决扛起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面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发挥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作用,坚持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汇聚资源要素,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阳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