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三台依托非遗项目打造产业链
发稿时间:2024-06-06 09:2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端午佳节临近,大街小巷艾叶飘香,小小艾草变身“新中式”花束,成为市民争相购买的“新宠”。6月4日,记者在三台县断石乡禹和村看到,一垄垄艾草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村民忙着在田间地头弯腰收割。


  原标题:三台依托非遗项目打造产业链

  艾草变“金叶” 村民“种草”也致富

村民向记者展示艾草制品

 

  端午佳节临近,大街小巷艾叶飘香,小小艾草变身“新中式”花束,成为市民争相购买的“新宠”。6月4日,记者在三台县断石乡禹和村看到,一垄垄艾草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村民忙着在田间地头弯腰收割。

  “这几天订购新鲜艾草的电话不断,订购量都是成百上千斤。”种植大户谭中华介绍,这是今年收割的第一茬艾草,除了售卖新鲜艾草之外,由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臼捣艾绒制成的香包、肚兜、灸条等几十种艾草产品也供不应求。

  记者跟谭中华一起来到该村中和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村民们正麻利地摘着新鲜艾叶,随后铺在阳光下晾晒。“晒干的艾叶要经过三年的贮存才能制成艾绒。”谭中华说,“艾绒的用处多得很,可以制作成灸条、香包、枕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记者在艾叶成品展示间看到,货架上陈列着各种规格的灸条、足浴包、艾叶纯露以及五颜六色的香包、坐垫、枕头、脐贴等产品,阵阵艾香扑鼻。

村民在田间地头收割艾草

  从乡村到城市,从田间到市场,小小艾草在断石乡禹和村形成了一条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臼捣艾绒的“产业链”。禹和村党委副书记羊将勇介绍,2016年,为发展特色种植业,村干部带队去湖北蕲县考察艾草产业,引进了艾草种植,并成立了以程华君、谭中华等6名村民为股东的三台县中和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试种艾草30余亩到如今带动20余户村民种植艾草60余亩,每年可收三茬艾草,每亩可实现产值7000元左右。

  合作社瞄准市场需求,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一方面引导农户种植艾草并实行订单收购,带动农户增收;另一方面,合作社将收购的艾草进一步加工成艾草制品,小小艾草变身“金叶”,让村民尝到了“种草”带来的致富甜头。

  “我种了3亩多艾草,每年有一万元收入。”村民陈秀华种植艾草四年了,说起跟着村合作社种艾草增收这事,她就开心不已,“年纪大了,守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划算得很!”(刘玉明 戴芝桥 记者 李春梅 王何力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