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在重庆,绵阳的“非遗+文创”很抢眼
发稿时间:2024-06-01 08:16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5月31日,绵阳市“文化三推”活动重庆行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广场开幕。本次展示展览活动上,绵阳精心组织选送的各地非遗产品、文创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赶集”“打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以诗歌为灵感,此次展馆中的“李白文化长廊”通过设计,巧妙地将李白这张绵阳的“文化名片”融合进各类文创产品中,向重庆市民推出了书画作品、巫山石刻等李白创意文创产品与数字李白文艺作品。

  家住大礼堂广场附近的市民黄女士看到展馆外的李白人形立牌,忍不住前来打卡拍照留念。“以往都是从书本上了解李白,今天在李白文化长廊看到了这些文创产品,感觉李白离我们更近了。”

  作为安州区文化馆的非遗项目之一,在安州馆的漆扇体验摊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兴致勃勃亲手做扇子,感受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重庆市民太热情了!”安州区文化馆馆员罗乐一边手把手地教市民游客制扇,一边讲述着自己的繁忙。

  只见她取出漆,轻轻滴入水中,再轻轻握住游客的手,协助其将扇子放入水中,垂直浸于水中、缓缓旋转,迅速拿出后,就成了一把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我们希望大家在体验中推广漆扇工艺,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技艺。”罗乐说。

  在涪城剪纸展台前,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咔嚓、咔嚓”,眨眼间的功夫,省级非遗“涪城剪纸”第三代传承人黄英的手中就出现了一张精致漂亮的窗花剪纸。“每件作品都须一气呵成,剪纸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黄英一边活动手腕一边说道,“一个好的作品动剪刀的次数至少千次以上,有时候当一件作品完成时,我才感觉手腕发酸。”

  展台前人来人往,还有不少人驻足观看黄英的剪纸过程。“我一直在坚持涪城剪纸的传承,也坚持将这门传统技艺推向国际。”黄英告诉记者,“希望涪城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不断得到继承、保护,守护好祖辈们留下的这份沉甸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草编栩栩如生、扎染技艺目不暇接、绵州面塑颇具创意……尽显绵阳文化的非遗文创产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广大市民游客的朋友圈里,以网络形式传递绵阳非遗魅力、释放创意活力。(记者 彭紫薇 安峥 任明勇)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