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三项计划”之“绵阿手牵手 万人上红原”民族团结进步系列交流活动(简称“万人上红原”)首发团,结束红原之旅回到绵阳。
5月27日早晨,由400余名在绵阳高校师生和市民组成的“万人上红原”首发团前往红原。在红原期间,游客先后——
◀到红原县阿拉巴扎唐卡培训中心、红原易地育人学校等地,感受当地以唐卡、民间弹唱、民间舞蹈等为代表的特色非遗文化;
↑游客了解唐卡艺术。
◀到雅克鹿之谷景区、月亮湾景区体验大草原风光;
↑游客体验草原风情。
◀在红原赛马场感受中国“马术之乡”的激情;
↑游客观看精彩的马术表演。
◀到日干乔大沼泽、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等地,聆听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受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
↑游客在红原日干乔大沼泽,聆听红军长征故事。
三天行程结束,“万人上红原”首发团成员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满满”。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师殷辉带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从唐卡到自然生态都进行深度了解,通过不同民族地区文化形态的对比,对以唐卡为代表的民族绘画有了全面了解。
“红原的歌舞表演很有特色,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阿诉阿干说。
↑游客观看民族艺术表演。
走进红原大草原,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王丽最大的感受就是“宽广、自由”,特别是漫步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她的心情得到了放松。
↑红原大草原风情。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在日干乔大沼泽、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感受伟大红军长征精神,是“万人上红原”首发团的重要行程。
“通过此次研学游,我对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体会更加深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和同学们将以红军长征精神为力量,认真学习,刻苦专研,争做新时代优秀大学生。”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2级学生陈菁阳说。
自2012年起,绵阳市对口支援阿坝州红原县。为深入推进省内对口支援工作,积极践行“三项计划”,绵阳市创新“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推出“三项计划”之“绵阿手牵手·万人上红原”民族团结进步系列交流活动,鼓励绵阳市民、学生等到红原开展旅游、研学等活动,通过旅游与文化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地各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现文旅产业的区域联动、协同互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游客打卡雅克鹿之谷景区。
活动启动后,红原县推出了研学游、红色党建、亲子游等4条主题旅游线路和4条自驾游线路,期间,还将举办“石榴花开绵州情·走进美丽红原县”短视频比赛、“我眼里的红原”摄影及美术比赛、“歌声唱响红原”音乐比赛、“小石榴籽手拉手·民族团结同心营”各族青少年结对交流等。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绵阳市开通了红原旅游专线,发放100万元“万人上红原”绵州普惠游消费券,将红原县内部分景区先行纳入“涪江文旅一卡通”,吸引更多的绵阳市民走进红原。
(唐洪健 涪江观察记者 张登军 何茂松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