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绵阳发布新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干货在这里
发稿时间:2024-05-29 10:09   来源: 绵阳新闻网

  5月28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推介会暨最新科技成果对接会上,副市长邓辉作《绵阳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政策发布。

  

1.jpg

 

  近年来,绵阳坚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创新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壮大,核医疗、激光、空天、磁性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切实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绵阳市正式出台

  《绵阳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试行)》

  包含18条举措、26项具体政策

  可落地性强,支持力度大

  主要涉及5个方面

  ↓↓↓

  01

  扩大科技成果有效供给

  深化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管理改革,探索行业主管部门“一揽子授权”管理制度,加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

  02

  加快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组建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建设运行涪江实验室。

  对获得省级资金支持的中试熟化平台,给予总投资额10%、最高500万元补助。

  支持组建科技企业孵化链条,经认定后,给予三年累计100万元补助。

  03

  提高成果转化承接能力

  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

  对获得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按1:1配套奖励。

  对实施“揭榜挂帅”完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04

  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绵落地的技术经纪人,单人单年度最高补助20万元。

  对成效突出的技术转移机构最高给予10万元补助。

  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科创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

  对在“新三板”挂牌的科创企业,给予50万元补助。

  05

  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扩大科研单位职务科技成果处置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着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涪江观察记者 赵烨 唐云峰/文 陈冬冬/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