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5月28日,伴随着科技外交官绵阳行活动的启动,“科技外交官之家”绵阳站正式揭牌成立。
10多位大使、参赞、专家为绵阳的国际科技创新“站台”,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及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在绵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代表现场见证。
那么,“科技外交官之家”为什么会选择设置绵阳站,对于绵阳科技发展又会有着怎样积极的意义,今后又会如何进行操作?对此,记者采访了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靳晓明。
“在我的印象中,‘科技外交官之家’设置站点的城市很少,绵阳算得上是最早的一批,因为这座城市非常有特点。”靳晓明说,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对于中国早年发展尤其是在国防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众多的科研院所、企业和机构,无论是从城市自身条件还是发展潜力来看,绵阳都能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据靳晓明介绍,“科技外交官之家”是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非常著名的一块牌子,而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又是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成立的,近年来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
“‘科技外交官之家’设置绵阳站,应该会给绵阳的国际科技合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靳晓明说,在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的科技外交专委会平台上,汇聚了上百名的前大使、前科技参赞以及一些外交官,他们都在科技外事和外交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并且还联系着很多家国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相信这些将会给绵阳带来更多国际合作的机会。
“科技外交官之家”绵阳站成立后,后期会如何进行操作呢?对此,靳晓明也解释说,在后期“绵阳站”的操作模式上,主要还是依靠绵阳本地的科技界或者经济界来进行运作,“我们现在直接联系的有国外近300名科技外交官,还有各个大使馆和领事馆,一旦绵阳这边有任何的需求,会由我们负责联系国外的第一线,把需求和供给密切地结合起来。”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 王勇 朱博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