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筑牢绵阳现代化产业体系硬支撑
发稿时间:2024-05-11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绵报融媒评论员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5月10日召开的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切实筑牢绵阳现代化建设的产业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去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前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绵阳工业起步于“一五”时期、奠基于“三线”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在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版图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来,绵阳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突出位置,从提出“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到研究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书”和“时间表”;从创新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到实行新兴产业“一条产业链、一家链主企业、一名首席科学家、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扶持政策”,集聚资源、集中攻坚,绵阳工业破局突围,实现了量质齐升的跨越,各方都寄予厚望、充满期待。

  当前,绵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是绵阳乘势而上、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挺起绵阳发展的“硬脊梁”。

  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核心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挺起绵阳发展的“硬脊梁”,要顺应大势,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持续用力,坚持科技赋能增强源动力,突出韧链强群打造新引擎,培育优质企业壮大生力军,促进园区升级建好主阵地,狠抓项目建设保持好来势,加快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智改数转”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要突出示范引领,完善服务体系,注重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强化支撑保障,持续夯基础、重运用、建生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重点,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