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孙桐生刊刻《妙复轩评石头记》
发稿时间:2024-04-14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廖伦涛(绵阳)

  这注定就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奇迹:一部《红楼梦》成为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着小说发展的最高成就,被中外读者广泛接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受到《红楼梦》影响而创作的各种续书和仿书也不断涌现,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如今,《红楼梦》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赫而热闹的学问——红学,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读者和专家学者。整个20世纪,全世界有关《红楼梦》的研究专著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共有17个语种的译本70多种。《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面世二百多年来在中外的广泛流传和影响,同样是一个奇迹。围绕这本奇书,有太多的谜团要揭开,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习,有太多瑰丽的风光在邀约,有太多的话可说、文可写……

  孙桐生,在红学领域的成就尤其显著,有“蜀中红学第一人”之称,他的名字多次被胡适等大家所提及。他对《红楼梦》在国内的传播与普及都作岀了莫大的贡献。

  孙桐生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绵州马家巷人。其父孙文骅,36岁被任命为湖北黄安县令。从小聪慧好学,家庭的悉心教管,奠定了他良好的人生基础。其实,孙桐生年轻时也热衷仕途,咸丰二年(1852年)中进士。身置官场,却始终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于政事;虽三任县令,两任太守,一任两州(衡州、岳州)榷局,却始终心系诗文与学术,曾四次典当家产,以筹资刊刻《红楼梦》。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孙桐生从长沙举家回到绵州。稍作歇息,便着手整理《妙复轩评石头记》。此书系号称“太平闲人”的清代著名红学家张新之所作,因其书斋名“妙复轩”,故取其名。同治五年(1866年),孙桐生在好友刘铨福(收藏家)处借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作底本,结合张新之所著《妙复轩评石头记》的评批,进行对照研究、系统整理,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十一月,才把所有的评语和书稿抄完。并于光绪七年(1881年)由长沙卧云山馆刻印岀了《妙复轩本·绣像石头记红楼梦》。这时的孙桐生已两鬓白发如霜,终于舒了一口气,提笔写了三首七律,算是回报这位不知生于厮、长于哪、何名何姓的“太平闲人”。而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这部稀世孤本之上竟留有孙桐生的墨笔批语数十条。其中眉批、回前回后批共36处,366字。侧批共21处,208字;改字31处,改字37字。

  孙桐生“五年一书”的艰难经历,和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一回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何其相似?

  他在“刊书”中突岀地表现:

  (一)毫不顾忌、见贤思齐、敢为人先。

  须知,从《红楼梦》的创作、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根据它在不同时期传抄、刊印及阅读、接受的情况和特点,可以将其流传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传抄阶段、刊印阶段、精印阶段和多元阶段。

  撇开起初阶段,能读到的人极少不说,在第二个阶段的较长时期里,《红楼梦》都是“禁书”或被污为“淫书”,而孙桐生作为朝廷地方官员,要参与其中,还有多种心理准备和风险担忧,更何况其刊刻《红楼梦》的时间还那样早。

  (二)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学术严谨。

  《红楼梦》在创作、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修改、抄写、刊印,岀现了多个版本。大体来说,《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脂本系统,一个是程本系统。这些版本之间存在不少差异,其中有故事情节方面的,也有人物形象方面的,更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因此,无论是阅读《红楼梦》,还是研究《红楼梦》,都必须了解自己所看的是哪一种版本,以保证其阅读和研究建立在正确、权威的文本基础之上。孙桐生刊刻《妙复轩评石头记》,是依据乾隆五十六年开启,程伟元、高鹗经过整理订补的活字版刊印、经张新之点评的,这说明他对学术研究、运用的起点、要求都是很高的。

  (三)节衣缩食、乐于吃苦、倾力奉献。

  在“刊刻”中,要把三十一万字的《红楼梦》评语,一一对号入座,抄写到一百一十多万字的程甲本《红楼梦》原著上,许多人恐怕连想都不敢想。而孙桐生就有那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因为他太热爱、痴迷《红楼梦》了,每每读到《红楼梦》,便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正如他在《妙复轩评石头记》中写道:少读《红楼梦》,喜其洋洋洒洒,浩无涯涘,其描绘人情,雕刻物态,真能抉肺腑而肖化工,以为文章之奇,莫奇于此矣……于是,他不顾腰酸眼花、夏炙冬酷,经年累月,挥袖灯下,逐句逐字对正安排,分节分段把评语抄在旁边。好多时候对错了号,撕了又重来……

  除了刊刻《妙复轩评石头记》,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孙桐生编、撰、刻、印的书共达二十一种,共计五百余万字。为此,他不惜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日子清淡拮据。

  再次读孙桐生先生59岁辞官时写的《忆芙蓉溪》:管领何须乞镜湖,打魚江山好烟芜。他年得主芙蓉艳,还让莲花博士无?

  该诗以提问口气入墨,又以提问口气结尾,借景抒怀,表现岀他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乡优美风光的眷恋和辞官归隐之思。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