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我市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公布,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同步落地全市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协调机制首笔融资3000万元,并先期投放资金500万元。
今年1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助推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出台后,绵阳迅速采取行动,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挂帅”,绵阳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牵头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班,推动政策落地,并于3月初陆续推送两批房地产项目清单。
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将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协调机制事宜作为分行“一把手”工程,对内专项推动,对上积极争取,对外下沉企业,精选房地产融资专业服务人员,建立了由10名专职客户经理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保姆式”“煲汤式”专属金融服务,及时搭建“白名单”流程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效,为清单内项目提供专属融资支持。
通过前期准备工作,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高效收集企业融资资料,积极与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在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出炉之时,同步推动融资落地,并于3月8日成功向绵阳某房地产项目完成授信3000万元和先期投放500万元,这也是我市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协调机制首笔融资业务。
截至目前,该行已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向绵阳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授信金额36360万元,已投放金额6650万元,预计到3月底累计投放金额1.3亿元。
(邓美琪 涪江观察记者 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