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发布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共包含14个项目。其中,江油市4个、涪城区3个、安州区3个、游仙区2个、经开区1个、三台县1个,融资需求共计20.75亿元。
“白名单”出炉标志着绵阳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式落地,该机制将切实推动政银企联动,为绵阳市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更加精准的融资支持,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何要发布“白名单”?
今年1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地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这一重要机制迅速建立和运转起来,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搭建政企银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绵阳市迅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挂帅”,市住建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牵头,人行绵阳市分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时间线
01 2月5日、2月26日
市住建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组织各县(市、区)、园区、在绵4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6家金融机构召开政策宣贯会议,对政策逐项解读,要求各地全面摸排房地产融资需求,对照“5个条件”形成项目融资需求清单。
02 3月1日
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会同项目属地、项目主办银行、开发企业逐一审查项目。
03 3月5日
全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专题会议审定通过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并正式向金融机构推送。目前,各项目主办银行已启动融资前期工作。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下一步,市住建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将加快房地产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确保“白名单”项目融资取得实效。同时,加快发布后续批次“白名单”并及时推送给金融机构,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更加精准的融资支持。
(涪江观察记者 唐韬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