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7个小区上榜全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名单解码
发稿时间:2024-03-11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背后的幸福密码

  ——我市7个小区上榜全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名单解码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公布了2023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百佳示范小区名单,其中绵阳市7个小区榜上有名。

  加强小区治理,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对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城市安全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记者通过探访走访,切身感受到我市正以小区为基本单元,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力量,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保障民生、夯实基层党建积极探索更多路径,同时也让广大市民感受到更多幸福与美好。

  三方联动 合力下好小区治理“一盘棋”

  经开区神州南都小区是绵阳城南万人规模级的大型小区,有电动车主1468户,数量庞大。为图方便,个别业主将电动车停在楼栋大厅或单元门口,带来隐患,也引发其他业主不满,如何管理?

  2月下旬以来,小区通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引导业主规范停放,同时分片区新增停放区域,倡议宣传和劝离清理相结合,积极说服不愿意配合的业主。

  一年来,在以小区党支部为引领的三方联动机制下,神州南都小区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下好纠纷调处、环境治理、民生服务“一盘棋”。“2023年,该小区在业主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达95%以上,居全市前列。”经开区住建局房产管理股负责人戴志军说。

  在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永兴镇竹凌星晨商住小区,活跃着一支远近闻名的党员先锋服务队。这支30余人的队伍就像基层治理大肌体中的“红细胞”,成为调处邻里纠纷的“娘家人”、带头为业主解决困难的“领头雁”。将容易坏的木长凳换成不锈钢长椅,直饮水费由原来的每升0。4元降到每升0。2元,电瓶车专停专放、充电费用由原来的每度1。5元降至每度0。35元……通过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如今小区管理井井有条,环境清洁干净,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一核四治 畅通“最后一公里”有妙招

  游仙区涪江街道观岭8号小区有业主近千户,小区管理时常“众口难调”。在小区5栋架空层的利用上,业主间意见就不统一。有自行车的居民希望作为停车区,家里有小孩老人的希望改造为老少适宜的休闲活动区。双方僵持不下,一度在群里争吵起来,有人气得爆了粗口,原本不错的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业委会得知后,通过党员带头走访,邀请业主一起茶话座谈,听意见,做工作,最终决定和物业公司一起将架空层一分为二,满足各自需求。“就这样,矛盾化解了,群里的争论平息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赵青说。

  今年春节,小区发放了公共收益分配金后,有人将赵青拦了下来:“我们怎么没钱?”原来,个别业主因多年未缴纳物业费,这次未能享受分红。

  “不着急,我们慢慢聊。”一包烟,几杯茶,轻松氛围中,赵青拿出《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和《小区管理规约》,与这名业主聊起了家常。

  “业主有缴费的义务,不按时足额交费,就不享受公共收益分配。”交谈中,业主也提出了好些小区管理的建议,现场物业公司代表一一记录,并表示限期整改。两小时后,这名业主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也领取了去年的小区公共收益金。

  “观岭8号小区经常举办居民茶话活动,社区代表、业委会与居民群众围坐在茶桌上,唠家常、讲政策,第一时间将小区里的误解和矛盾化早化小化了。”涪江街道办党委副书记徐艺柯说。

  不方便见面聊的,还有线上渠道。运用涪江街道打造的“智慧涪江”平台,去年该小区300多户业主在线参与了小区各类事务表决,停车位增设等一批反映集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授权整治,在线平台还协调解决了业主相邻侵权、侵占公共空间等矛盾纠纷。

  近年来,在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环节中,观岭8号小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心骨作用,把小区里公道正直的党员吸纳进小区党支部,担任业委会成员,党支部和业委会交叉任职超80%。探索“党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一核四治”小区治理新模式,小区治理实现从“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的转变。

  激发“邻聚力” 居民成了社区治理“合伙人”

  近年来,我市不少小区还积极探索群众唱主角、站C位,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居民成了社区治理的“合伙人”。

  绵阳紫玉叁号小区是一个有700多户业主的高层小区,其中原地返迁居民近200户,一度因楼道堆物、漏水渗水等原因引起邻里纠纷,矛盾较多。2022年,在社区支持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与物业一起成立了小区调解委员会。

  今年春节前夕,小区一栋相邻的两户业主因为门口鞋柜问题产生纠纷,矛盾一度激化。物业将双方请到议事厅内,由小区调解委员会介入沟通,从邻里和睦入手,说透法理情。经过两轮调解,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都向对方道了歉。

  该小区积极吸纳附近邻里成为小区调解委员会代表,涵盖老党员、老政法、老教师、社区干部、律师等多类群体近20人,用“能人”的智慧解决“邻里事”,用“强人”的威信解决“难缠事”,用“熟人”的亲情解决“群体事”,以法服人、以理明人、以情感人,两年来巧妙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2起。

  “群众路线始终是‘传家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市发展,小区管理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各类纠纷矛盾逐渐成民生痛点、治理难点,近年来,我市多个小区在各方支持下,加快探索建立小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积极把纠纷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兰建春 唐韬)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