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贵(绵阳)
皂角驿公园,在大多数绵阳人眼里,实在是不值一提。此公园位于涪城区新皂镇皂角铺社区房家湾。说它是公园确实有点名不副实,不仅占地面积小,几分钟就可以走完,而且没有多少景致和设施,手机上、网上也搜寻不到此公园。
新皂镇是2022年决定修建这个“口袋公园”,利用闲置地块,兴建集运动与休闲于一体的群众休闲健身场所。公园建成之际,镇上向社会广泛征集名称。
我想:名字不仅是一个称谓,而且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公园命名,首先应该具有地域特点,明确地彰显其地域个性。然后是历史传承性,名字还应该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名字要体现本土历史文化,有本土文化内涵,有本土文化底蕴。这样,名字才有延续的力量。还要有大众认同感,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认可,这样的名字才有生命力。“皂角铺”,清朝名为“钟阳镇”,清中期绵州牧费元龙曾题此名。后来,由于驿站内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枝叶繁茂、停宿雀鸟无数,驿铺由此得名“皂角铺”。百姓口口相传,皂角铺取代钟阳镇之名。
皂角铺是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驿铺,西汉大文学家扬雄当年,曾寓居皂角铺东岳庙,苦读三年,留有“读书台”“洗墨池”“洗墨田”等遗迹。明代进士,绵州人王东洋在皂角铺江西会馆的墙壁上题诗。清雍正皇帝亲笔为皂角铺“苟孝子”木牌坊题词“舍身取义、捐躯成仁”等,这些都是与皂角铺有关的人文历史。
新皂的地域文化就是“古驿道文化”。如今,镇上投资在公园内栽了一棵皂角树,是地名“皂角铺”的实体再现与延续。园内还有原金牛古道上的条石,历经千年风霜且留有深深车辙印记。
从地名“皂角铺”中,取两字“皂角”;从曾经的“驿道、驿站、驿铺”中取一字“驿”,两者连缀起来,公园命名为:“皂角驿公园”。
“皂角驿公园”名字中,“皂角”两字包含地名,体现地名地域归属性、大众认同感;“驿”字既留存了千年古驿道、古驿站、古驿铺久远的历史记忆,又与公园休闲、健身、娱乐的功能定位相符合。镇上征集到20多个命名,“皂角驿公园”这个名字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皂角驿公园虽然占地面积小、设施简单,却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球场上都有健身的;伴随着音乐练太极的、跳广场舞的;三五成群散步的;带小孩游玩的;坐在长凳上闲谈的;定期到公园观看电影的……每逢节假日,还有文娱演出、狮灯表演。孩子们在小小的皂角驿公园里坐小火车、玩跳跳床、爬假山、钻山洞、滑滑梯,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园内。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就近入园,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皂角驿公园承载着一方群众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