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平武县城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好重点文旅品牌和精品文旅走廊,统筹交通项目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区域范围内(以下简称“大九寨”)相关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助力九寨沟-黄龙打造世界遗产旅游品牌,支撑该区域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区。
此次“大九寨”建设范围包括:阿坝州全域,绵阳市安州区、江油市、平武县、北川县,成都市都江堰市,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等共20个县(市、区),区域内集雪山森林、草原湿地、大河峡谷、冰川温泉等自然资源,藏羌风情、红色遗址、地震遗址、诗歌文化等人文资源于一体。实施期限为2024-2025年,远期展望至2027年。
□胡宇 记者 任露潇 文/图
构建交旅融合空间布局
《方案》提出,将着力构建“两环六廊”大九寨交旅融合空间布局。实施期限为2024-2025年,远期展望至2027年。
2024年,川青铁路成黄段全线建成通车,公铁高效衔接转换,实现成都2小时到达九寨沟、黄龙。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久治(川青界)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九寨沟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成渝、广元、甘陕、青海4个方向快捷通达。
2025年,初步形成“多向快速进入、快慢高效转换、路景成带成环、运游提质增效”的旅游交通体系,让游客“来得更快、到得更多、玩得更好”。
到2027年,旅游交通方式更加多样便捷,快进通道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慢游廊道业态服务更加优质,形成国际知名的大九寨交旅融合特色品牌,支撑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明确六项重点任务
《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多向立体快进通道、打造“两环六廊”慢游网络、路景融合树形象、设施融合优体验、业态融合强产业、管理融合提效能。
其中,在构建多向立体快进通道上,《方案》提出,一方面,提高空铁走廊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九寨黄龙机场辐射能力;畅通公铁、陆空联运通道,加快建设川青铁路成黄段、西宁至成都铁路,加快推进成都至格尔木铁路、成都外环铁路、绵遂高铁绵
阳至安州雎水段前期工作;促进空铁协同,推动成绵乐客专双流机场站、成自宜高铁天府机场站与川青铁路有效衔接,构建空铁联运通道;推进通用航空发展,支持北川通用机场高质量发展,加快什邡、九寨沟、汶川、若尔盖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对外高速大通道,包括成德绵方向加快建设G8513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高速公路,新开工S9成都至汶川、G0611汶川至川主寺、S28黑水至红原(刷经寺)等高速公路等。
针对如何打造“两环六廊”慢游网络,《方案》明确,将建设大九寨东环线和西环线“两环”精品慢游环线:完善大九寨西环线(路线走向为九寨沟-大录乡-若尔盖-红原-马尔康-小金-汶川-茂县-松潘),提升大九寨东环线(路线走向为九寨沟-平武-江油-安州-北川-茂县-松潘)。打造“六廊”主题风景道,则是针对熊猫家园、雪山草地、九黄仙境、诗仙寻踪4条风景道,消除瓶颈路、断头路,并对黄河天路、藏羌风情2条风景道和G544新川九路等重要旅游公路,实施养护性旅游化改造。
绵阳涉及到四条线路
在此次《方案》中,绵阳共涉及到四条线路:
●大九寨东环线:九寨沟-平武-江油-安州-北川-茂县-松潘
依托G544、G247、S107、S306、G347、G213等公路(全长约700公里),串联九寨沟、黄龙、北川羌城、李白故居、窦圌山、九皇山、药王谷、中华洞天等3个5A级、15个4A级、11个3A级旅游景区和白马王朗、虎牙大峡谷、涪江六峡、观雾山等旅游资源,凸显“白马西羌·华夏诗情”品牌形象。
●藏羌风情文化风景道:北川-茂县-汶川-理县-马尔康(远期展望至壤塘)
依托S306、S107、G347、G213、G317(全长约400公里),串联北川羌城、中国古羌城、坪头羌寨、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卓克基土司官寨、柯盘天街等1个5A级、9个4A级、16个3A级旅游景区。
●九黄仙境生态风景道:九寨沟-川主寺-黄龙-平武
依托G544、G665、G247(全长约230公里),串联九寨沟、川主寺、黄龙、报恩寺等2个5A级、3个4A级、2个3A级旅游景区。
●诗仙寻踪文化风景道: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窦圌山-小溪坝
依托G247、S415、S532(全长约60公里),串联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佛爷洞、窦圌山4个4A级旅游景区和青莲镇等旅游资源。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