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磊记者 唐甜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感染、饮食不当等引发疾病风险加大,同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和心脑血管疾病意外风险也存在。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有备出行,科学餐饮,健康过节。
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呼吸道传染病形势与全国全省情况一致,当前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呈持续下降趋势,急性呼吸道疾病还是以流感为主,近期乙流占比升高。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腺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处于零星散发态势。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流行病首席专家、副主任文献英表示,呼吸道传染病活动呈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疾病不会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市疾控中心根据流感样患者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流感监测阳性率等监测结果测算出的流感指数仍为Ⅲ级(较易发生),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仍要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及充足休息等良好习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老人、儿童与基础性疾病患者要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春节期间应着重注意预防哪些方面的疾病?如何进行防护?
市疾控中心提醒,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性大幅提升,有出行计划的市民应当合理规划出行线路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避免去人员密集区域和客流高度聚集的地区,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几率;出行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出行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尽量保持社交距离,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旅途过程中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应暂时中止旅行,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出行归来应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尽量减少与家里老人尤其是合并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家人接触,接触时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市民生活中要切实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食材要煮熟,生凉食物要少吃,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腐烂食物不要吃,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不明野菜不要摘,暴饮暴食不可取。
在室内取暖时要严防一氧化碳中毒。室内取暖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不要在室内烧炭取暖,以免一氧化碳聚集引发中毒。不要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尤其是当车停在车库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请立即离开密闭环境,到通风处休息,并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归国人员明显增多,同时也是输入性疟疾、登革热的高发时期。”文献英提醒,市民在境外出行尤其是到东南亚国家旅行时应做好防蚊措施,境外回国人员如果出现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疑似疟疾临床表现(俗称“打摆子”)或急性起病,伴发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疑似登革热临床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