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工业园中关村信息谷村一期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关村信息谷村一期的四川中久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时,公司综合部部长杨燕正在与四川绵阳工业园开放合作部工作人员对接,沟通公司搬迁至园区新建的工业载体。
“今年,由于公司计划增加产品类型,产能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公司所在的中关村信息谷村一期的办公场地无法满足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杨燕介绍,看到园区内新建了不少工业载体,经考察后,公司计划搬过去。办公场地也将由之前的1千多平方米增加到2千多平方米,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家集微波毫米波技术研发、服务、生产、控制软件设计、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四川中久防务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荣获四川省“瞪羚企业”称号。产品主要为微波毫米波固态功放,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遥测遥控、电子对抗、电磁兼容测试等领域。
在四川绵阳工业园北区的中关村信息谷二期,记者看到,不少签约入驻的企业正忙着装修事宜。据了解,二期自去年12月交付使用后,一个月时间内,已完成注册企业20余家,储备待签约企业18家,累计意向签约面积约16000余平方米。
不断加快产业空间建设,提供高品质产业载体,助力产业链式发展,四川绵阳工业园再放大招。去年,园区坚持“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理念,以产业载体建设为中心工作,实施“三盯机制”,高效完成了13个产业载体项目建设,建成面积103.47万平方米。“包含以工业、仓储物流以及科研办公为主的产业载体,为下一步空天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招引筑牢了坚实基础。”四川绵阳工业园项目建设部部长谢斌介绍,今年将继续优化载体建设,预计到年底园区产业载体面积将突破410万平方米,为产业聚集再添新动能。
百万产业载体已建好,接下来在招商上如何发力?绵阳工业园开放合作部部长张浩告诉记者,将聚焦园区现有载体,通过精准化、专业化、平台化“三化”招商模式,进一步激活招商引资强磁场效应,汇聚起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深入践行链式招商行动,围绕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空天产业、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着力招引一批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强与联东U谷、中南高科、中关村信息谷等平台联动,协同招商,挖掘一批优质项目信息;通过借势借力,与“涪城荟”招商联盟、西南科技大学等大院大所合作,着力转移转化一批科研成果项目,全力推动“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取得新成效。(记者 尹秦 王泽宇 实习生 敬婵瑞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