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并从“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提出系列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平武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涪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统筹生态本底保护与生态价值转换,更好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生态产业强县。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平武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县之本、治县之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作为全国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绝对面积最大的县,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平武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探索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折不扣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小水电清理退出工作,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巩固平武良好生态环境优势。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平武将在维持生态系统可再生的前提下,不断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高影响力的生态产品。持续巩固生态农业发展优势,做强茶叶、果梅、蜂蜜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动一产向二产转化,不断提升生态农产品附加值。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平武特色的自然教育产业,加快建设自然教育生态产业园区。坚定不移实施文旅兴县战略,提质打造报恩寺、白马王朗、虎牙等核心景区景点,加快打造高村、白马等地区精品民宿集群,推动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抢抓“天府森林粮库”建设机遇,深入推动厚朴等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扩大黄柏、黄连等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畅通生态富民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平武将持续探索多种生态惠民共富模式,带动群众就地就近致富,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试点推进“站地合一”改革,探索构建“公园—社区—市场”相互链接、相互支撑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社区居民新建、改建精品民宿,持续培训以民宿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等群体为主的生态导赏员、自然解说员、生态护林员,不断拓展社区居民增收渠道。依托“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岷山自然教育联盟”等区域协作平台,常态开展“熊猫走天下、生态进万家”共享平武、“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体验平武等系列活动,真正推动平武特色农产品“山货出山”。(作者系平武县委书记)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