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凡人微光,最是璀璨!来听听道德模范们的故事
发稿时间:2024-12-22 08:33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日前,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名单公示,来自绵阳的陈云珍、胡祥雨、张久良3人入选,分别获得“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孝老敬亲”模范。

  日前,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名单公示,来自绵阳的陈云珍、胡祥雨、张久良3人入选,分别获得“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孝老敬亲”模范。

  凡人微光,最是璀璨。他们中,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承人陈云珍,一针一线诠释羌族儿女爱党爱国浓情;有现任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的胡祥雨,5年时间成功圆了715个家庭的团圆梦;有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方塔村村民张久良,照顾病妻22年,写下“护理日记”10万字……他们用实干与奉献书写着生动篇章。

  羌绣传承人 陈云珍

  用一生践行“三个承诺”

  01

  陈云珍,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绣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羌绣传承人,党的二十大代表,曾荣获省级羌绣传承人、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好人、“最美绵阳人物”等荣誉。

  陈云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川羌族人,在外婆、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心灵手巧的陈云珍从小就学会了羌绣,长大后成了远近闻名的羌绣能手。

  

W020241221649191505837.jpg

 

  2008年6月7日,羌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名羌族绣娘,陈云珍倍感自豪:“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并带动北川羌绣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羌绣。”

  2014年,“北川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2017年,陈云珍成立了伊珎羌绣有限公司,使羌绣有了集展示、售卖、制作于一体的艺术空间。

  为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陈云珍穿行于各个乡镇、多个村寨,免费培训学员,并创办了扶贫公益作坊。

  如今的北川,羌绣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技艺,而是成了一项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指尖技艺”真正成为“指尖经济”。

  

W020241221649193867860.jpg

 

  2022年5月,四川省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陈云珍作为四川羌族地区唯一一位党代表入选。赴京参加党的二十大前夕,陈云珍与徒弟耗时多日,精心绣制了一幅由羊角花、辛夷花、白山羊等羌族特色元素组成的巨幅羌绣,献礼党的二十大。

  参加完党的二十大后,陈云珍面对央视采访镜头,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回去后我会把我们传承人组织在一起,给他们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努力培养更多能人钻研技能,让中华优秀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在女儿的带动下,陈云珍努力学习新知识,并自己设计图案,尝试将时尚元素融入到传统羌绣中,把羌绣技法普遍用于饰品、文具、箱包等,为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将羌绣带进了大学课堂。

  秉持着一颗初心,牢记着三个承诺,陈云珍一生传承钻研羌绣技艺,创新用非遗艺术向全国展示羌乡新貌,并带领乡亲们亲手织就共同富裕的新生活,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绣出了一张精彩的蜀乡“文化名片”。

  反拐先锋 胡祥雨

  圆了715个家庭的团圆梦

  02

  2022年8月26日,在绵阳市公安局认亲现场,黄明远一家人终于团聚。

  

W020241221649206586253.jpg

 

  2022年5月11日,失散64年,重庆84岁的姐姐和绵阳77岁的弟弟视频认亲。

  

W020241221649211939090.jpg

 

  胡祥雨,现任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四川好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十大天府人物”“绵阳市道德模范”“感动绵阳人物”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

  1999年,胡祥雨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来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队工作,逐步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家、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2019年,胡祥雨转岗担任负责重案侦查的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运用人像比对技术,连续侦破3起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

  在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一个个失踪被拐儿童与亲生父母团圆的场景又让他萌生了新的愿望,主动请缨负责打拐寻亲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

  “我要帮助所有孩子失踪的离散家庭实现团圆。”这是胡祥雨从事反拐工作后最大的心愿。

  寻亲多年无果的女孩小高是胡祥雨助力成功的第一个圆梦人。收到小高发来的求助信息和DNA血样采集卡后,胡祥雨第一时间完成血样入库,迅速确定一名亲缘关系人,并向其居住地云南昭通警方发送跨区域协作通报。三个月后,经公安机关、村社干部、志愿者三方共同努力,最终确认了小高亲生父母的信息。

  “胡叔叔和寻亲志愿者影响了我一生。”小高的挚诚热泪和激动话语,让胡祥雨更加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反拐寻亲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一方面,所寻找的人与亲人离散年代久远,很难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查找、分析、比对十分艰巨,有时想尽所有办法也不一定有结果。

  望着寻亲群众的如山重托和期盼眼神,胡祥雨立足反拐寻亲具体线索核查,积极整合DNA研判、互联网、公安大数据、人像比对等各类科技资源,不断练就过硬技能,实现了打拐工作信息化。

  2021年7月,绵阳市公安局设立“胡祥雨工作室”;2023年,“胡祥雨工作室”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团圆工作室”,绵阳市妇联在此设立“祥雨圆家”妇女儿童维权站;今年7月中旬,在省公安厅打拐办协调指导下,“胡祥雨工作室”联合天津卫视、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为今年以来找到的9名失踪被拐儿童及其原生家庭实现团圆梦。

  从事刑侦重案及打拐工作5年来,胡祥雨先后组织侦破涉拐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案件33起,打击处理相关犯罪嫌疑人100余名,为715个被拐儿童家庭实现团圆梦。

  现在,胡祥雨的手机里有5500余个寻亲微信好友、200余个寻亲群组,平均每天会接到数百个寻亲求助的电话、微信和手机信息。

  人间至情,让“爱”回家。胡祥雨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帮的人还很多,会将打拐寻亲这件事一如既往做下去。

  情深义重 张久良

  照顾病妻22年,写下“护理”日记10万字

  03

  张久良,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方塔村村民,曾获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2023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第六届绵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1998年,经人介绍,张久良与来自松潘县的泽里卓玛相识并结婚。婚后,张久良在工地做钢筋工,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妻子也在家附近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W020241221649196474681.jpg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婚后两年多,儿子刚满一岁时,卓玛查出了肾炎。2003年,卓玛做了半侧肾切除术,自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2011年,卓玛被确诊为尿毒症,并且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此后,卓玛必须要长期透析才能维持生命,透析频率是一周两次,而且不能间断。

  张久良没有任何犹豫拿出了自己所有积蓄,卓玛开始了一周两次的透析。很快,微薄的积蓄见底,张久良安顿好家里之后,怀揣着万般不放心,又赶去外省工地打工。

  打工——挣钱——看病……张久良就这样周而复始,为这个家在工地上辛苦劳作。

  2019年,儿子去成都工作,家中年老体弱的老母亲患上白内障,耳朵也听不清了,媳妇还需要人照顾,张久良回到家乡,专心照顾妻子和母亲。

  

W020241221649204236787.jpg

 

  他多次请教医生、看医疗保健类书籍、电视节目的医疗科普、买电子理疗仪、买各类保健品……只要有助于卓玛的身体,他都要去尝试,并一一记录在“护理日记”里。

  早在2009年卓玛确诊之前,他就买了这样一个本子,本子上记录着卓玛的用药情况、病情变化、护理细节以及一些医疗费用,2009年到2023年,14年的时间记录了整整13本。

  在张久良的“护理日记”中,仅记录的医药费已超20万元,这对于他这样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倾尽了所有。

  经济上的压力以及照顾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精力上的付出和精神上的压力更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但是张久良不逃避、不放弃,始终支撑着这个家。

  张久良照顾病妻20余载的故事也逐渐传为佳话。但因病情严重,卓玛已于今年10月去世。

  向善的力量,不仅在于引领,更在于践行。

  截至目前,绵阳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四川省道德模范21名,绵阳市道德模范158名;中国好人28名,四川好人179人(组),全市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让我们一同向他们致敬!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文 市委宣传部/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