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实干兴商 抒写时代发展新篇章
——写在绵阳市商务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
发稿时间:2024-12-21 08:0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12月12日,绵阳市商务协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科发铂骊酒店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和商务界人士300余人汇聚一堂,回忆往昔岁月,共话未来发展。

  绵阳市商务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合影。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12月12日,绵阳市商务协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科发铂骊酒店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和商务界人士300余人汇聚一堂,回忆往昔岁月,共话未来发展。

  绵阳市商务协会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7月的绵阳地区商业经济学会,1986年因绵阳撤地建市,更名为绵阳市商业经济学会。2006年4月,随着绵阳市商务局组建,更名为绵阳市商务学会。2007年根据创新发展需要,更名为绵阳市商务协会并沿用至今。经过40年发展,协会成为横跨商务多个领域、有2000余家会员单位的综合性协会。

  走过风雨40年,绵阳市商务协会带领全体会员,抢抓发展机遇,勇于开拓创新,用辛勤和汗水,谱写出了“实干兴商”的时代新篇章。

  □张登军 文/图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会员责任担当

  走进跃进路1958商圈的涪光里幸福餐厅,“共产党员示范店”的标牌特别醒目,像这样的示范店,在绵阳城区有10个。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协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协会的凝聚力,2020年8月绵阳市商务协会党支部成立。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协会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持续推进“红色聚能”活动,在城区各大商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城区主要商圈开展“党员示范店”评选,在重大活动现场设立“临时党支部”,汇聚红色力量,助力经济发展。

  由协会党支部主导,组建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行业骨干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在社会酒店员工服务技能大赛、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公益行动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协会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会员和志愿者队伍主动作为,纷纷捐款、捐物,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到所在社区“双报到”,并就地转为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勇担社会责任,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关爱老人、助残扶贫等公益活动,传递人间温情,彰显社会温度。

  规范行业管理提升社会酒店服务品质

  2023年11月2日,绵阳市第四届社会酒店员工技能大赛举行,吸引了100余家酒店的300余职工参与。该活动是绵阳市商务协会成立以来,服务会员企业、提升行业服务品质的特色与亮点工作之一。

  酒店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与品质,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

  从2017年开始,绵阳市商务协会在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的支持下,启动绵阳市社会酒店员工服务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为市级一类赛事。到目前已举办4届,累计400余家社会酒店、2000余名员工参与。通过培训、竞技,不仅提升了社会酒店员工的个人业务能力,也促进了行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人才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行业影响力、加强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市社会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2011年12月1日,在市商务局指导下,绵阳市商务协会起草完成了《社会宾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后修订为《社会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绵阳成为全省率先实行社会酒店等级评定的城市。有了标准,市商务协会又组建了“绵阳市社会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绵阳科发铂骊、海尚海等50多家社会酒店进行了等级评定,进一步提升绵阳市社会酒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推动酒店行业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高品质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让传统的合餐制难以适应疫情防控的新要求,绵阳市商务协会主动担当,倡导推行“公筷公勺”,制定“公筷公勺”地方标准。2021年11月1日,绵阳市《公筷公勺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规范》的实施,增强了市民的健康意识,培养了公众文明用餐习惯,为全市公共卫生安全和餐饮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搭建交流平台提高“绵阳造”品牌影响力

  2022年6月13日至15日,“绵品出川”厦门行系列活动举行,74家企业的200余类产品在厦门集中亮相。

  “绵品出川”是绵阳市为打造消费新场景、打响绵阳品牌的重要战略,厦门行是“绵品出川”的首站,此后先后走进东莞、苏州、佛山、无锡、宁波、上海、北京、衢州、济南、南京等城市。一系列活动中,在绵阳市商务局的主导下,绵阳市商务协会组织了几百家(次)本土企业的上千种产品参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提升“绵品出川”的传播质效,全方位展示绵阳城市和“绵阳造”的品牌形象。

  在“绵品出川”活动的推动下,绵阳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国内其他核心经济圈城市间的贸易合作不断增强,通过商(协)会、龙头企业带动,构建了长效合作机制。在“绵品出川”宁波行的产销对接会上,绵阳云豪集团和宁波奥克斯签订10亿元订单。在衢州行中,绵阳和衢州两地在农产品贸易、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现场销售及签订购销协议1.13亿元……

  绵阳市现代服务业综合党委副书记、市商务协会会长张忠诚介绍,“绵品出川”启动以来,协会注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绵阳特色农产品品牌,成功推广了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圣迪乐鸡蛋等知名品牌,以及江山有物、羌食荟、游仙优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助力“绵阳造”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拓展国际视野推动“绵品出海”扬帆起航

  2024年3月,“绵品出海”首站走进越南,20余家绵阳企业的100余种“绵阳造”产品,现场签约1.2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5亿元。

  近年来,绵阳市商务协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搭建平台、提供精准服务、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绵阳商务企业树立国际意识,走向海外拓展国际视野,开拓国际业务合作网络。

  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在绵阳市商务局的支持下,聚集外贸企业、行业先锋,组建成立绵阳市商务协会外贸分会与跨境电商分会,通过举办跨境电商创业创新大赛、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联盟等方式,帮助会员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绵阳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搭建海外贸易平台。协会与绵阳市进出口联盟携手,组织企业参与“万企出国门”、“川行天下”、“绵品出海”等活动,先后到迪拜、斯里兰卡、越南、泰国等国家开拓海外市场。在市商务局的统一部署下,承办了以“绵品出海链动全球”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沙龙活动,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链接全球市场。

  主动应对贸易摩擦。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绵阳市商务协会在2023年7月成为四川省首批三家“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绵阳)”之一。协会通过撰写预警分析报告、发布预警信息、开展应对贸易摩擦专项培训等方式,提升外贸企业风险意识、应对能力。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共发布“应对贸易摩擦”预警信息上千条,撰写行业贸易摩擦预警分析报告20余篇。

  坚持学术支撑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商务协会成立40年来,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紧跟国家经济政策步伐,开展学术研究,助力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0年间,协会聚焦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持续举办理论研讨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坚持调查研究,截至目前,撰写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报告1000余篇,很多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实施。

  第一个10年,国家实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战略,围绕国营商业改革,开展市场经济体制与对外开放政策研讨,构建资讯交流平台,助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过渡。

  第二个10年,围绕国家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商业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时期,通过多元化研讨与实地考察,深入探索商贸流通领域改革路径,加速商贸流通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进程,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个10年,致力于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务领域转型,通过创新大赛、高端研讨会等形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倡导诚信经营与绿色消费理念,促进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个10年,紧扣现代服务业、消费新场景新兴业态升级的需求,通过组织服务业高端论坛、诚信商家评选等活动,引领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倡导并实施“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服务业向多元化、高品质化方向迈进,为绵阳商务决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