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九绵高速全线最长隧道白马隧道双幅贯通
发稿时间:2024-12-13 09:2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2月12日,位于黄土梁生态走廊地下近1000米的地方,传来了热烈而激动的欢呼声。九绵高速全线最长隧道白马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白马隧道一端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镇,另一端位于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右线全长13000米、左线全长13013米,是省内在建第三长的公路隧道,最大埋深达1092米。


  原标题:突破“卡脖子”技术,为山区高速软岩隧道施工树样板——

  九绵高速全线最长隧道白马隧道双幅贯通

12月12日,九绵高速白马隧道双幅贯通。(记者 王勇 摄)

   绵阳新闻网讯   12月12日,位于黄土梁生态走廊地下近1000米的地方,传来了热烈而激动的欢呼声。九绵高速全线最长隧道白马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白马隧道一端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镇,另一端位于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右线全长13000米、左线全长13013米,是省内在建第三长的公路隧道,最大埋深达1092米。

  “整个隧道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在白马隧道贯通现场,九绵高速LJ9合同段项目副经理何森林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向记者演示,“你看这些岩石像‘豆腐’一样,用手轻轻一掰就碎了。”

  “软石头”带来施工“硬骨头”。白马隧道属超特长瓦斯隧道,富水段最大日涌水量相当于25个标准游泳池储水量,让其成为了目前国内设计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公路隧道之一,施工时间长达9年。

  何以战天险?新工艺、新设备、新理念就是白马隧道施工团队最大的底气,提出“强超前、快支护、紧步距”的“三道拱”施工支护理念,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实现“快挖、快支、快锚、快封闭”,减少由软岩大变形导致的隧道反复加固、换拱,显着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施工团队引入千米定向钻,有力应对软岩段落治理,并通过智能化先进设备和蜀道集团自主研发的“川隧大模型”,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施工工艺机械化、项目管控智能化,做到了“点穴式”精准施工。

  “白马隧道双幅贯通不仅为九绵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研究成果也为类似山区高速软岩隧道施工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重大!”项目总工李小勇激动地说。(记者 任露潇 鲁文林 宋德平)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