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以“智领时代,能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于12月5日至8日在青岛举行。在这场全国赛事中,绵阳8名选手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此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是我国面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
大赛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接岗位需求设置了智能硬件装调员(智能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方向)、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方向)、人工智能训练师S(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场景搭建方向)、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5个赛项,每个赛项又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采用双人团体赛的形式进行,吸引全国30个省(区、市)的900余名顶尖技能人才同台竞技。
期间,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积极响应大赛号召,认真组织选拔工作,通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培训,最终选拔出8名优秀选手参加三个赛项的角逐,分别斩获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方向)一等奖、智能硬件装调员(智能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方向)二等奖、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二等奖和三等奖。
荣获一等奖的2位选手
今年,人工智能产业被列为四川一号创新工程,绵阳市被列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承载地之一。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已形成涵盖大模型垂直应用、仿生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整机应用等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加快建设四川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产业“求贤若渴”,人才“精准匹配”。近年来,绵阳始终坚持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公共实训、技能竞赛、成长激励“三大体系”,通过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改革创新,着力培育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打造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引导越来越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今年5月,绵阳选手刘琦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的电工(职工组)比赛项目中喜获铜牌,成为四川省参加全国竞赛电工项目获得的最高奖项;2023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上,绵阳12名选手共获得1枚铜牌和7个优胜奖,2名选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厚重的“人才账本”,不断夯实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家底”。
市公共实训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理念,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也期待广大技能人才能够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中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涪江观察记者 彭紫薇/文 市公共实训基地供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