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一度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近日,成商集团绵阳茂业百货有限公司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窗口办理相关业务。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协调解决,仅用3个多小时,就办成了过去需要1个月才能办成的业务。
“有需快应”的背后,得益于绵阳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政务服务中心是服务企业和群众最直接的窗口,也是联通企业和群众的第一线。两个月前,全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启用,设置1个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厅和7个专业服务厅,可对外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614项,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其中,针对企业融资抵押登记业务,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时限从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小时,极大提升了企业融资质效。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直接关系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发展信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围绕提升营商环境做文章。今年5月,《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涉企服务清单(第一批)》发布。在提供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还依据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真正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实践证明,办事拖沓、对难题推诿扯皮,不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营商环境“说”得再好也是做虚功;“有需快应”、立即解决,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今年10月,绵阳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投资协议。事实上,这已是惠科在绵阳的第三次追加投资,至此,惠科累计在绵完成投资近300亿元。
同样是百亿级项目,创明新能源项目“旋风开工”,开启了“签约即开工”的合作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今年9月,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提出要加大助企帮扶力度。近年来,绵阳营商环境19条、优化园区营商环境16条、招商引资正面清单12条等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解难题促发展·千企大走访”、企业家“早餐汇”等活动常态化举办……畅通了政企对接渠道,确保问题速派速办,加快推动企业难题化解。
面对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直面问题是第一步,关键还要高效解决问题。积极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快速回应企业和群众呼声,不仅能促进一个领域的工作提升,更能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期待更多领域在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狠下功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新声)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