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游仙
【游仙】科技赋能壮大特色养殖业 小鹌鹑撬动致富大产业
发稿时间:2024-12-05 09:3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近年来,游仙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鹌鹑养殖领域,游仙企业积极引入现代化养殖设备与先进技术,探索出一条极具“科技感”的养殖创新之路,有力促进了鹌鹑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现代化养殖设备与先进技术壮大鹌鹑养殖产业

  绵阳新闻网讯 近年来,游仙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鹌鹑养殖领域,游仙企业积极引入现代化养殖设备与先进技术,探索出一条极具“科技感”的养殖创新之路,有力促进了鹌鹑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游仙区忠兴镇龙安村鹌鹑养殖基地,绿树环绕的村庄山头,白色的现代化厂房跃入眼帘。该基地原有的一号厂房,鹌鹑成鸟存栏量可达20万羽,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鹌鹑产蛋量,满足日益向好的市场需求,基地养殖企业再次投入资金,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养殖设备。

  “现在,二号厂房新采买的全自动化养殖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鹌鹑正在育雏,育雏阶段结束后,鹌鹑成鸟养殖将从现有的20万羽扩大至50万羽,鹌鹑蛋的产量将从现有的日产2吨增加至5吨。”绵阳市鹌鹌金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国勇介绍道。

  从全自动化的喂食、饮水、除粪设备到科学精准的环境调控,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科技赋能,不仅为鹌鹑各阶段养殖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还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一排排整齐的鹌鹑笼内,小鹌鹑正听着音乐,欢快地啄食、嬉戏。“这就是鹌鹑育雏舍,现在里面有20万羽鹌鹑,已育至19天,再有3天时间就要转入我们的鹌鹑成鸟舍。”余国勇向记者介绍,“除了全自动喂养、除粪外,育雏舍的环境温度调控更为先进,因为小鸟的饲养对环境和温度要求更高。小鸟刚进笼的时候温度在38至40度,后面平均每天自动降低1度,到快转运至成鸟舍的时候,里面温度基本在28度左右了。”

  据余国勇介绍,这批鹌鹑幼苗在育雏舍内进行23天的饲养,即可转运到成鸟养殖厂房,35天左右开始产蛋。在中央自动集蛋系统的运作下,传输带会自动将新鲜的鹌鹑蛋传送到集蛋平台,由工人分拣装筐。

  鹌鹑养殖周期短、收益高、见效快。鹌鹑享有“动物人参”的美誉,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鸡、鸭的“第三养禽业”。鹌鹑全身都是“宝”,鹌鹑肉是滋补品,鹌鹑蛋是畅销品,鹌鹑粪是有机肥,鹌鹑蛋壳同样具有药用价值。

  目前,游仙区忠兴镇龙安村的鹌鹑养殖企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产品畅销川渝、陕西等地。如今,小鹌鹑已成功化身“金凤凰”,不仅为当地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更为众多村民铺就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游仙,鹌鹑养殖产业借助现代化科技东风,助力乡村振兴。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与应用,游仙区的鹌鹑养殖产业将引领更多特色养殖产业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让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丰收盛景。(何建平 张舒迪 记者 周钰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