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涪江歌声
发稿时间:2024-12-01 08:26   来源: 绵阳日报

  □陈德华(三台)

  “越王楼头月,富乐山上花,绵阳儿女的家,洒满希望和朝霞……”这里是绵阳市,悠扬的歌声在涪江边悠悠飘荡。

  绵阳因位于涪水之畔而得名。想当年,涪江或许也曾见证岁月的沧桑变迁,江水滔滔,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传说中,这里也曾有先民们在涪江之畔辛勤劳作,他们或撒网捕鱼,或引水灌田,那一声声充满力量的吆喝,如同涪江的浪涛,此起彼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仙李白的诗句让涪江的月色也染上了诗意。每年的传统节日,绵阳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欢快的歌声。人们身着盛装,齐聚一堂,唱起古老的民谣,那歌声里有对祖先的崇敬,对丰收的庆祝,似璀璨星光,点亮绵阳的历史天空。

  每到夜晚,羌族、藏族等各族儿女穿着鲜艳的服饰,佩戴着精美的配饰,在开阔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圈,欢快地舞动着,手中的绸带随风飘扬,敲打出热烈而又欢快的鼓点,歌唱幸福生活。

  在他们身旁,民间艺人奏响悠扬的口弦,那空灵的弦音不再“叹飘零”,而是“赞繁荣”。我身系羌红和彩带,站在霞光之下,满耳皆是嘹亮歌声,满眼皆是绚烂舞姿。广场上人群的欢声笑语,让人心生暖意。

  此地仿若天府之国的锦绣画卷,山川秀丽,气候温和。这里生态优美,是众多鸟儿的栖息地,也是各种花果的生长地。

  宋代诗人文同曾如此描绘绵阳的美景:“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好一个“人间仙境”!眼前,果园芬芳四溢,民居错落有致,绘成一处处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春天来赏景,看“花开满枝丫”,赏遍野缤纷的花海;夏天来乘凉,尝多汁的瓜果,饮清爽的凉茶;秋天来收获,走进果园感受丰收的欢畅,还能品尝新鲜的果脯;冬天来观雾,赏涪江之上的朦胧,感冬日的宁静之美。

  绵阳的山川,日新月异。涪江的江水,滔滔不绝。明代诗人薛瑄在蜀地留下诸多诗作,其笔下的风光或许也有绵阳的神韵。涪江两岸,古镇林立,如诗如画。往日,这里是商贸往来的枢纽,热闹非凡。如今,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设施相得益彰。郪江古镇的古街古巷,留存着岁月的痕迹;仙海湖的碧波荡漾,展现着现代的活力。它们共同谱写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旋律。

  琅琅书声,从绵阳中学的教室传出,传至蓝天白云间。校园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其间系着许多写着“奋进”的彩色丝带。学校的文化长廊上镌刻着“德厚流光育栋梁之材”“志存高远启智慧之门”。金色大字的校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不忘初心,是坚守,更是开拓、拼搏、超越。千百年来文化传承,新时代里奋勇前行,这片土地正意气风发,迈向辉煌明天。

  滔滔的涪江水呀,它翻腾着晶莹的浪花,正冲破山川的束缚,奔腾向前,放声高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