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设的地砖坚固防滑
绵阳新闻网讯 目前,富乐山脚下的中华科学家公园已进入改造提升尾声。公园“焕新”后将呈现什么效果?11月26日,记者前往现场采访。
在现场,几十名工人正忙着铺设地砖、补栽绿植,不远处有工人正在冲洗地面、打扫卫生。项目建设单位四川嘉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贾猛介绍,本次提升改造中,在保留科技巨匠雕塑群与公园内“智慧之城”“科技之光”等特色景致的基础上,以“保留记忆,价值认同;提升功能,完善配套;改善环境,美化空间;激活场景,全民参与”为策略,打造了入口及指南针文化区(指南启航)、印刷术文化区(文化印记)、造纸术文化区(竹话纸韵)、火药发明文化区(文明火石)、智慧之城文化区(智慧聚场)、临街风貌区(绿意之窗)六大区域。
贾猛介绍,之前公园地面发现多处破损,这次新铺装的花岗石砖美观坚固,防滑性能较好,在展现公园新形象的同时,对市民游客尤其是常在公园锻炼健身的老年人比较友好。
在公园长廊处,增加了风雨连廊,用于遮风挡雨的廊架已经基本完工。连接功能区之间原来的木桥更换为坚固耐用的石桥,能够实现无障碍通行。
在火药发明文化区,对水池景观进行了重新打造,“水池整体抬升起来,更安全更整洁,也更有立体感。”贾猛说。
在造纸术文化区,改造后新增了竹林小径休闲空间,并配有坐凳、景观灯兼顾夜间照明。记者注意到,竹林之中铺设了一层碎石。“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公园,下面是一套新增的海绵设施,碎石下面有低洼的雨水收集系统。”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公园紧邻富乐山,两侧位置分别是芙蓉路和芙蓉溪,海绵设施建好后,公园内以及道路上的部分雨水将通过自然落差流到碎石下方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管网设施进行收集,汇聚到公园东北角的水池里实现再利用,多余的水则外溢至芙蓉溪。
灯光照明是这次提升中的又一特色。在火药发明文化区,雕塑内部安装了LED线形投光灯,采用内透光的方式,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在智慧之城文化区,采用LED染色灯及LED极窄小线型投光灯对雕塑整体进行泛光照明,更好地呈现公园夜间的整体质感。
四川嘉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焕新后的中华科学家公园将于本月底完工开园。(李纪林 记者 兰建春 唐韬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