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老龄化趋势,全市各金融机构在绵阳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始终坚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核心定位,以个人养老金业务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养老服务金融,逐步打开养老金融新空间,守护最美“夕阳红”。
近年来,为积极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绵阳市财政局持续加强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向机构养老、保健护理等领域倾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从环境改造、服务提升、延伸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老年群体的水平,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提升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火墙”,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
伴随人口老龄化,相关产业和市场需求随之增加,银发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蓝海。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养老金融,要综合做好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等多领域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进一步健全体系、增进福祉,做大养老金融,积极构建“养老金融+”服务场景,在全市打造养老金融示范网点,有温度、有广度、有速度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引导金融机构从专属通道、标识标牌、业务办理辅助工具等方面进行业务适老化改造。立足老年人理财需求,开展养老专属理财、老年定期存款等财富管理服务。将金融服务内嵌于老年社会服务事业中,通过与社区、退休办、老龄委、老年大学等渠道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提升老年群体金融获得感。已建成老年人支付服务标准化银行网点933个,其中省级示范型网点9个,实现“一县一示范”目标。
养老金融服务是个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金融监管分局从丰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产业支持、提升经营能力四个方面对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提出具体要求,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紧密结合绵阳实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养老保障需求,积极发展各类契合养老需求的储蓄、理财、保险等养老金融产品;支持和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业务,完善老年人各类配套金融服务;支持和鼓励保险机构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等等,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
放眼未来,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纲举目张,“养老金融”大发展正当其时,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下一步,绵阳金融行业将继续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扩展养老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