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政策红利如何转化为发展动力
发稿时间:2024-11-27 09:00   来源: 绵阳日报

  □新声

  当前,全年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11月25日召开的八届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在研究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再次强调,主动谋划对接,扎实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拼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拼,不是苦熬蛮干,不是急躁冒进。拼的前提,必须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规律,就是机遇。宏观政策既是一种重要资源,也是一种战略机遇。在经济运行的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稳定发展预期、坚定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释放了促增长、稳预期、激活力的鲜明信号,在我国宏观调控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用足用好这些增量政策,才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一方面,要做好政策的承接。政策是流动的资源,是有时效性、窗口期的,过了这个村再没这个店。只有在政策的水龙头下随时备好一只桶,才能确保政策的水龙头无论何时打开,“桶”都能恰到好处地接到“水”。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等方面情况,开展系统的政策研究学习。当下尤其要结合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关键产业备份、产业有序转移等重大机遇,看看我们有什么机会可抢抓,有什么潜力可挖掘,有什么项目可对接,有什么资金可争取……在准确把握宏观政策的战略考量中因势而谋,因地制宜地承接好政策。

  另一方面,要抓好政策的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每一项新政策,都饱浸着方方面面的心血,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为此,有关部门须在第一时间做好宣传宣讲,主动靠前服务,简化申请受理、条件审核、资金兑现等流程,确保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在具体实践中,许多政策从出台、落地到见效,客观上有一个传导和实现的过程。有的政策发布即落地,相关主体受益立竿见影;有些政策落地,则需要组织项目、配置资源、推进实施,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抓好政策的落实必须沉下心来,通过扎实的工作推动政策从“白纸黑字”变成“真金白银”。

  能不能抓住机遇,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把各项增量政策落到实处,主动权在自己,出路也在自己。同样的政策环境,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政策理解的能力不一样、掌握的程度不一样、落实的力度不一样。越是理解得深刻、把握得准确、落实得到位,越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尽早见效。反之,再好的政策如果用不好,政策的潜能也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持续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向好态势,坚定扛起“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责任担当,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足用好增量政策,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益。切不可大而化之,浅尝辄止!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