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游仙区栖凤村:“掘金”撂荒地“薯”你有钱途
发稿时间:2024-11-27 08:5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 “小雪”已过,寒风凛冽,11月26日,记者走进游仙区魏城镇栖凤村经济联合社红薯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游仙区栖凤村红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

  工人们忙着将红薯去茎、装筐。

  绵阳新闻网讯  “小雪”已过,寒风凛冽,11月26日,记者走进游仙区魏城镇栖凤村经济联合社红薯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现场,农机手们驾驶着红薯收获机,在一条条深垄间来回穿梭,一个个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数十名工人有序排开,满是泥土的双手快速地挥动着,熟练且充满干劲地将红薯去茎、装筐,然后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红薯搬运、装车。

  很难想象,如今喜获丰收的红薯种植基地,去年还是一片撂荒地。

  过去,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不足,土地呈零散分布,单独复耕的成本较高等原因,栖凤村的50余亩地一直处于闲置撂荒状态。“大家伙儿看着撂荒的土地都十分心痛。”栖凤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雨航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栖凤村开始了撂荒地的整治工作,经过分析研究,发现撂荒地的土壤虽较为干燥,但土层深厚肥沃,结合经济作物的种植特点,村委会发现这些撂荒地适合种植红薯,于是,便召集村民平整土地,大力推进复耕复种。

  “为了充分发挥撂荒地土壤无农残、无污染的优势,在前期考察的基础上,我们从山东引进了‘烟薯25号’的原种育苗,在50余亩村集体撂荒地上进行复耕复种。”李雨航说:“在村集体种植的基础上,我们还免费将烟薯苗发放给群众,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全村群众共种植烟薯150余亩,今年全村红薯产量将达40余万公斤。”

  此外,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栖凤村还围绕机械化作业技术和种植技术指导等多方面入手,推广高厢起垄栽培,增密壮苗早栽,对红薯种、管、收等全程跟踪指导与服务,大大提高了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当前,我们采用了全机械化的种植模式,从种植初期采取机器起垄,到现在进行机器收割,加之人工辅助,这50余亩红薯大概3天就可以收完。”李雨航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群众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红薯致富增收的同时,还能在基地务工。

  “今年村里引进的这个新品种,我们家也种了10亩,每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共收了20000多公斤,卖了7万多元,收入很不错,明年我们还打算继续种。”栖凤村居民雷天秀满心欢喜地说:“而且这个红薯口感很好,稀软流蜜,胜似甜品,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吃。”

  好红薯不愁卖。在红薯的销路上,栖凤村积极创新,发挥主体效应,依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订单式”农业,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宽红薯销路,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让红薯真正成为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缕“薯光”。

  李雨航表示,下一步,将延伸烟薯产业链,充分融合二三产,探索开发烟薯种植研学实践,推出更多的烟薯深加工产品,进一步走稳增收致富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梁霭彬 叶南君 记者 周钰 李媛媛 文/图)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