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已成为金融机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做好新时期绿色金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全市各金融机构在绵阳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通过监管方式、监管逻辑创新突破,推动工作思维、工作方式转变、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绵阳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为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统筹谋划,方能构筑绿色金融新体系。绵阳市财政局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推进跨部门、跨条线绿色金融建设,形成绿色金融发展合力,依托我市资源禀赋,探索地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出台财政金融互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守正创新,才能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乘势而上、先立后破,做实绿色金融。目前,绵阳已建成1488家绿色工厂、104家绿色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个。绵阳市分行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累计办理“川碳快贴”32.94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1.72亿元;推动城区法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开发数字人民币绿色票据贴现、“环保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已累计投放“环保贷”2.4亿元;目前正推动绵商行充分发挥赤道银行作用,开展“海绵贷”等专项绿色信贷产品创新。
稳中求进,定能推动筑牢地方绿色产业。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金融监管分局依托绵阳特有优势,持续拓宽服务领域,以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为目标,服务“生态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低碳转型战略作为投融资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加大新能源、绿色农业、绿色交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融资投放,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支持力度,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06.32亿元,同比增长71.44%。
未来,绵阳金融监管部门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加大对绵阳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之力在助力绵阳地方经济建设中绘就更加绚丽的绿色画卷。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