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以共建美丽涪江为引领推进美丽绵阳建设
发稿时间:2024-11-25 09:00   来源: 绵阳新闻网

  □郑开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当前,正值美丽绵阳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围绕“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以涪江流域美丽河湖共建为抓手,会同流域兄弟市(州、区)共抓生态管控、共治跨界污染、共促绿色转型,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

  共抓生态管控,筑牢上游生态屏障。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统筹推动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共建生态廊道、营造亲水空间,打造生态良好的美丽涪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落实流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开展涪江流域受损岸线生态修复,推进河滨生态缓冲带建设。强化河湖生态保护。推进涪江流域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等水生态监测,开展涪江及主要支流水生态健康评价。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健全涪江及重要支流增殖放流管理机制,加强洄游通道保护,推动土著鱼类种群明显恢复。科学统一调度流域水资源,提升生态流量数字化监管水平。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统筹推进重点支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和应用,探索共建环境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指挥系统。完善涪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联防联控体系,共享水旱灾害防御信息、技术、队伍和物资。

  共治跨界污染,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环境优美的美丽涪江。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连片整治,协同推进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有效控制,深化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机制,探索实施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统一,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巩固优良水体保护成效。探索建立涪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升化工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质量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推进毗邻地区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共建、共享,联合开展总磷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整治等专项行动,提升涪江干支流Ⅱ类及以上水体占比。加强土壤固废污染治理。联合推进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分类管控、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强化流域矿山、尾矿库治理修复及环境风险防控,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共建,逐步形成区域性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固体和危险废物处置体系,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共促绿色转型,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导向,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涪江。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进涪江流域九地产业对接合作,加强区域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搭建跨区域技术交易服务、科技供需对接平台,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开展跨区域联合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涪江流域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推进美丽城乡建设。因地制宜推动流域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毗邻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空间秩序治理,提升乡容镇貌,共塑流域形象品牌。重点选取涪江沿岸具有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方面优势的村落,合力推动打造一批涪江江畔美丽乡村。深入发掘文旅资源。加强涪江流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涪江干支流沿线城市、中心镇为重点,协力推动河滨湿地公园及亲水平台、游步道等亲水设施建设。加强流域生态文旅合作,推动“涪江诗画长廊”建设,打造涪江流域互联互通精品旅游带。

  (作者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