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小记者了解白马毡帽擀制技艺
□记者 周钰 张登军 李媛媛 王勇 文/图
初冬时节,秦淮河畔,当绵阳的文化之风吹到金陵城,在这座六朝古都,不时可见绵阳元素。
观绵阳,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科技之城;看南京,一座古今交融、人文荟萃的魅力之都。
当“古都”遇上“新韵”,绵阳和南京“双城”如何“和鸣”?故事写在一个个展馆、一场场推介、一次次签约中……
11月22日至24日,2024绵阳市“文化三推”活动南京行如约而至。
奔赴奋楫扬帆再出发
打开地图,绵阳“文化三推”的路径尤为亮眼——从3月初春至11月初冬,绵阳跨越山海,先后走过厦门、杭州、青岛、重庆、昆明、西安、石家庄。
于绵阳而言,“文化三推”是多维向外推介和展示自己的窗口。
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近年来,绵阳遵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总体要求,谋划布局、拓展业态,以“开放活市”战略为指引,从“城市三推”到“文化三推”,“走出去”已成为绵阳发展的鲜明标识。
跨山峦、越江海,“文化三推”步履不停,绵阳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拓市场、谋机遇,绵阳的合作通道越来越广……在一步步坚定前行中,绵阳的实践充分证明,唯有主动“进”,合作才能“近”,发展才有“劲”!
而今,距离上一次的“出发”仅隔22天,绵阳再次启程,奔赴南京。
为何是南京?作为江苏第一大城市,南京拥有2600年历史,历史与现代在此相融、传承与创新在此并进,这对绵阳的文化传承发展有着很强的互鉴意义。
翘首以盼,11月22日,迎着初冬的暖阳,绵阳以一场推介会,开启与南京的文化之约,带来了向“阳”之意。
“绵阳是一座创新铸魂的科技之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之城、内畅外联的开放之城、近悦远来的人才之城、人杰地灵的浪漫之城……”文旅资源推介会上,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与会嘉宾生动介绍绵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
“绵阳值得去!”应邀前来的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王庆华深有感触,“南京与绵阳的文旅资源互补性强、关联度高,合作基础坚实、发展前景广阔,日益方便的航线交通,让‘朝食绵阳米粉,午食盐水鸭’成为一大美事。”
以“文”为媒,通达八方。在一次次“出圈”中,绵阳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愈发凸显,展现出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吸睛“绵阳造”闪耀金陵
从满满“科技范儿”的激光打印机、小型涡喷发动机、绵阳机器狗,到饱含绵阳风味的米粉、蜂蜜、决明子荷叶茶,乃至承载着匠人心血与智慧的北川羌族草编、三台剪纸、梓潼木刻年画……此次“文化三推”期间,近千种展品集中亮相,绵阳打开了“以文会友”的“窗”,展现着绵阳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逛展购物、留念拍照、传承学习,南京市民们在此“不亦乐乎”。
对北川草编传承人江福蓉而言,这又是一次收获之旅——她此次带来了千余件草编、竹编文创产品,三天时间销售了数百件。“开展当天上午,南京一家文创企业就主动上门,与我们签订了12万元的代销订单,后期双方还将开展代加工合作。”江福蓉难掩激动之情,“我们参加了每一次的‘文化三推’活动,不仅线下深受好评,而且与各地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总额达到了几百万元,这给我们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活动开始的第二天上午,浩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严森就焦急万分——此行带来的大米、粗粮、菜籽油等已经出现了断货的情况,甚至连展示样品也被南京市民抢购一空,他后悔“产品带少了”。
“抗菌、抗病毒、抗紫外线……”东材科技带着创新研发的葛伦森多功能材料所制作的防晒衣、冲锋衣而来。活动期间亮相后,让南京一众高校、企业投来了“橄榄枝”。“这几天,已经有几家企业主动找上门来,与我们聊产品、谈合作。而就在我们撤展之际,还与一家高校达成了30万元的购买意向协议。”聊起自家的产品销售情况,东材科技的现场负责人满是自豪。
游仙馆内,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带来的一台看似平平无奇的黑色机器前,每天都人满为患,观看的南京市民啧啧称赞。
这台“吸睛”无数的机器叫做激光打标机,能够通过激光束在各种不同物质表面打上永久的标记。前来参观的南京市民可以在工作人员处领取金属书签进行激光打印,并带走留念。三天时间里,工作人员发放了500多张书签。
现场参与、深入交流,从感受历史文化底蕴到发出诚挚邀请,再到触摸科技发展脉搏,绵阳不断刷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近年来,绵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连接器及传感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产业正加速崛起……
在一次次深度沟通中,绵阳精心谋划优势互补新格局,不断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牵手打开发展新格局
跨越山海的相见,所盼的正是一场互相需要、互利共赢的紧密相“链”。
1250年前,李白游历来到金陵,写下《登金陵凤凰台》。1250年后,此次“文化三推”南京行的活动现场,“李白”穿越重返金陵,偶遇三位到南京的绵阳青年,他们从《登金陵凤凰台》聊起,推介绵阳的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科技创新,并向南京朋友发出邀请:“此等美景,诚邀诸君一同前往。”
从推介会上认识绵阳,在展会上了解绵阳。来自南京的40家文旅企业、旅行社一同前来,期待着与绵阳“牵手”。“通过这次活动,让南京旅游行业对绵阳的文旅资源有了更多的认识。”此次活动给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颜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协会将组织旅行社在文旅合作方面进行对接交流,同时还将针对绵阳的特色文化资源研发特色深度游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向南京市民推荐。”
不止于此,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人才办主办的“绵阳之约筑梦未来”主题活动,作为绵阳市“文化三推”南京行的系列活动之一,在南京16所高等院校的60名绵阳籍学子奔赴而来,现场为绵阳作城市推介和“以才引才”代言。
一声乡音,让受邀而来的学子们倍感亲切。正在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冯鑫表示,要做家乡的代言人,把绵阳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同时邀请同学们到展会现场,一起近距离感受绵阳文化的绚丽多彩和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广发“英雄帖”,诚邀“金凤凰”。11月23日举行的绵阳市游仙区领军人才“揭榜挂帅”2024南京专场(华东片区),精准对接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73名优秀硕博人才,其中博士学历占到场人才的43%,现场达成意向26人。
可以说,“文化三推”既展现了绵阳的文化魅力,又体现了绵阳的开放姿态,更是贯彻落实绵阳市委“开放活市”“人才兴市”战略、“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的生动实践。
乘着秦淮河的晚风,2024绵阳“文化三推”活动南京行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活动期间,产品销售交易额达76.8万元(含网销),意向性签约达2600余万元(含网签)。
俯仰之间,有日月星辰的浩瀚,也有千年文脉的传承。绵阳,正以更加生动的面孔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