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诗圣情怀印草堂
发稿时间:2024-11-24 09:24   来源: 绵阳日报

  □刘凤鸣(广安)

  阳光缕缕,和风拂过,梓州杜甫草堂静立眼前。广场上杜甫雕塑,满是岁月痕迹。沿阶而上,踏入这简朴幽静之处,它曾是诗圣流寓梓州的故居,让其漂泊之心有了慰藉。

  杜甫于此居住一年零八月,留下近150首诗。公元762年冬,唐军大胜,安史之乱结束,杜甫闻此喜极而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情感奔放,尽显狂喜与归乡之念,此为其生平第一快诗。

  梓州草堂较成都草堂更显寂寥有韵。杜甫登牛头山写下“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可见此地景色予他的轻松。而在这清幽之地,默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仿佛可见诗圣在风雨中,对着吹散茅屋悲怆问天。他忧国忧民,虽诗句多含悲哀,却斗志昂扬,心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

  站在草堂,寻那春夜喜雨,润诗人不朽诗魂。诗圣一生颠沛,草堂时光虽稳,心却忧四方。草堂石柱、石碑与墙壁上的诗句,已将其家国情怀深融其中,岁月愈久,痕迹愈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