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聚焦基础产业,石椅村迈向“更好的样子”
发稿时间:2024-11-20 10:31   来源: 绵阳新闻网

  初冬的清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薄雾轻拂。走过宽阔蜿蜒的柏油路,沿着娇艳绣球花映衬的步梯拾阶而上,便来到了石椅村村委会。

  “好好,就是我们上次谈的,我马上把前期谈的合作协议给你发一下,争取这个合作在12月敲定……”记者还没走进石椅村村委会办公室,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响起来了,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正在接听某市属企业负责人的电话,他们正在沟通新一轮合作。

  

9.jpg

 

  “我刚接了一个电话,我们正在跟市上一个企业合作,共同成立一个公司,我马上要到点位上去看一看跟他们合作的一些细节。”看见记者前来,陈爱军一边介绍,一边拿上外套往门外走去。

  在去往点位的路上,陈爱军告诉记者,北川石椅好样子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将与市县企业合作,拟于12月成立绵阳云上石椅数商兴农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销售云上石椅矿泉水等农特产品。通过与平台公司合作的模式,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提升品牌影响力。“这对我们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将切切实实带动经济发展。”说到这里,陈爱军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6.jpg

 

  跟着陈爱军,记者来到云上石椅非遗走廊。在这里,身着羌族特色服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展台上的产品,为迎接游客做准备。“老朱,网上的那笔订单准备好了吗?”刚一进门,陈爱军就连忙追问客人订单处理进度。“都准备好了,下午就全部装车发出,争取尽快将商品送到客人手中。”工作人员朱洪志笑着给陈爱军保证,每一单货物都仔细检查、包装完整,尽可能给客户最好的购物体验。

  记者了解到,在非遗走廊,游客可以进行各种非遗体验,现场购买各式非遗产品等。陈爱军介绍,“非遗走廊是我们村集体公司打造出来的,我们又转租给非遗企业。公司运营半年多以来,营业额接近300万元。”

  

7.jpg

 

  “这就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一项产品——草编。”来到非遗走廊的草编展区,草编非遗传承人吴敏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现场体验如何用棕榈叶子编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蚂蚱。“主要就是套圈打结,把草这样子给它套在上面,然后来造型……”短短几分钟,一只简单的蚂蚱就出现在吴敏手中,“这个草编的原材料是从当地老百姓手里收购的棕榈叶,我们还定期为村民开展非遗培训班,让他们在家也能创收。”

  除了非遗走廊销售的文创产品,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方式也将迎来大变化。陈爱军带着记者来到位于石椅村正在修建的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农产品交易中心,记者看到,该大楼上下共两层,大楼主体已经完工,不少工人戴着安全帽正热火朝天地施工。施工人员李浩说,“这几天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以及室内的空调安装工作。预计在12月中旬,所有的整体效果就出来了。”

  

8.jpg

 

  “这里将承载多种功能,一楼是农特产品及非遗产品展销大厅、电商直播间等,二楼则是一些农副产品公司的办公点,村上的警务室、医务室也都将在这里落实,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陈爱军表示,项目建成投用后,将集中展示、销售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乃至川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我们将依托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和市县公司等的合作,把我们北川的非遗产品与农特产品销售到全国,吸引更多游客到绵阳、到北川石椅村游玩,壮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产业提档升级,致富更有底气。如今,石椅村正在努力“破圈”,以乡村旅游、高山水果、苔子茶等为基础产业的“小切口”入手,推动资源整合,书写发展“大文章”。

  

5.jpg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是一个过程,离不开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努力。从发展基础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到承载多种功能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初具雏形,石椅村全体村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的点滴努力,正成为刻画村庄发展史的一个个坐标,石椅村已由新时代乡村振兴“很好的样子”,迈向“更好的样子”。

  时间无迹,奋斗有痕。近年来,绵阳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抓点带面、创新出效。通过石椅村这个乡村振兴“绵阳样板”不难发现,要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走深走实,惟有方向明确、蹄疾步稳,在抓牢抓实产业振兴中不断推陈出新,唱响产业发展“协奏曲”,定能把好风景变成好经济,让村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涪江观察记者 唐云峰 唐舒琪/文 陈冬冬/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