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亭县富驿镇大新村村民马甫在田地里干完农活,回到自家小院,惬意地晒着太阳,同时将一条收款短信翻出来反复查看,“到账7000元……”
这条收款短信有何特别?马甫指着一旁崭新的农机设备,对盐亭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真没想到和你们聊聊天,还能聊出‘经济效益’,这钱太及时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原来,马甫是棕树沟家庭农场负责人,是镇上返乡创业的“新农民”代表。但因农场主要种粮食作物,收入有限,近年来经营压力较大。今年初,盐亭县纪委监委一次走访中,马甫谈起农场资金短缺难题。“你的创业补贴收到没?”工作人员问。马甫答:“2021年县人社局给了3000元返乡创业补贴,当时真是雪中送炭,因为那年正准备扩大农场规模,需要这笔钱。”
“创业补贴你只领了3000元?”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赖利红质疑,“按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联合发文规定,返乡创业人员补贴应该是1万元。”
1万怎么成了3千?政策是要为返乡创业者实实在在“撑腰”的,这笔账必须算清楚。盐亭县纪委监委迅速深入全县各镇村实地走访,与多位返乡创业人员当面交流后发现,不是所有返乡创业人员都能领到1万元补贴,补贴金额参差不齐。这本是让返乡创业者更有信心的帮扶资金,为何发放差异如此大?
为查明真相,该县纪委监委对2021年以来创业补贴发放情况全面排查。最终发现,县人社局按投入资金规模大小设置了不同的创业补贴等次,未严格按1万元标准发放返乡创业补贴。
“省上要求是1万,如果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有‘偏差’,政策红利就会大打折扣。”赖利红说。
怎样让这笔创业补贴尽快“到位”?盐亭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下发工作提示函,压实责任,督促县人社局立即整改,核对受补助人员银行账号,及时会同县财政局补发资金。同时,县纪委监委启动追责问责程序,严肃处理相关工作人员。
随后,在盐亭县纪委监委指导下,县人社局全面梳理各项创业帮扶政策,严格把好补贴审批关、资金拨付关,并认真做好公开公示工作,确保补贴发放透明公正。
盐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在全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提供精准服务,充分释放创业就业政策红利。县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监督,以创业补贴发放为切入点,由点及面,督促指导县人社局扛起主体责任,全面梳理就业见习补贴、稳岗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12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截至目前,已排查发现并推动整改15个问题。
“创业补贴政策的及时、精准兑现,将有力激发全县创业者的干事热情。”盐亭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加大对创业政策落实、就业帮扶、技能提升等情况的监督力度,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以高质量监督护航群众的创业梦。(记者 曾晨)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