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创新之变”,共享“科技盛宴”。
11月10日,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落下帷幕。大会期间,近2100多位重要嘉宾出席,190余家国际国内科技创新领域知名机构参展参会,68个产业投资项目集中签约,现场观展人数超过12万人次……科博会不仅是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更是科技创新的引流端口。
开放合作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本届科博会延续了一如既往的开放合作特色。可以说,科博会上所有的热闹、新奇、欣喜和溢出,都缘自开放。
本届科博会同期举行“1+6+N”系列产业合作活动,以一个省市大平台促进新质大合作,六条产业新赛道链起全国大资源,N场全周期促进推动投资大生成,将产业合作拓展到展会外、延伸到发展中,聚焦在绵落地企业、投资意向企业、重点在谈企业,靶向发力邀请中广核、科大讯飞、永道控股等“三类500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等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六成,参会客商质量创历史新高,致力实现产业合作“百花齐放”,促进最新科技与高新产业、优质投资与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推动形成企业引进来、客商请过来、项目落下来、产业建起来的发展大格局。
大会期间,现场集中签约68个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超680亿元,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激光、核医疗、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五成,签约项目结构能级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本届科博会着力彰显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畅通从“书架”到“货架”之路。
在集中展示中,绵阳逐项展示打造涪江实验室、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举措和成果转化案例,透视硬核科技实力;瞄准激光、磁性材料、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健康食品“六大产业新赛道”,密集组织6场专题产业链投资恳谈活动,发布先进飞行控制系统、成飞运输设备等产业化成果15项,促成签署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协议11项。如果“博览会”是手段,向“新”向“质”则是发展内涵。
犹记得,在第六届科博会上,核医学论坛活动首次出现,有专家现场抛出一个问题:能不能发挥绵阳的国防科研资源优势,探索核医学技术应用实践?此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在绵阳拔节生长,X-FLASH放疗技术等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医用回旋加速器等“绵阳造”实现国产替代。本届科博会开幕当天,中广核首台质子治疗设备也在绵阳下线。微观来说,科博会见证、促成了核医疗产业在绵阳的兴起;宏观而言,科博会加速了生产力和创新力转换,助力绵阳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科博会开幕式上发布了15项颠覆性技术,这与此前四川发布的25条新赛道产业(涉及绵阳6条)多有“重叠”。而绵阳在可控核聚变、机器人、核医学、激光显示、航空航天等多项颠覆性技术上有很强实力和产业优势。这些技术不仅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更预示着未来产业变革的新方向。前进路上,必须充分发挥科博会的“长尾效应”,健全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双向奔赴”,助力重点产业的建圈强链集聚,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展会有期限,合作不散场。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永不落幕!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