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绵阳:“小网格”守护交通运输“大安全”
发稿时间:2024-11-12 07:57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我市构建网格化机制,打通道路货运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小网格”守护交通运输“大安全”

  “近日气温骤降,早晚将有大雾、团雾,请注意交通运输安全。”“省内近期发生多起交通运输安全事故,请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保持警钟长鸣。”……连日来,安州区货车司机刘兴每天都会收到来自网格员的安全提醒信息,这也是全市货车司机的日常。

  近年来,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将基层治理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货运服务管理机制,打通道路货运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2023年至今,全市道路运输领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零发生”。

  网格化+ 扩大交通管理“朋友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货运需求急剧增长,道路货运市场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道路货运行业也存在“从业门槛低,行业竞争大”“集约程度差,企业小散弱”“末端监管难,安全风险高”等难题。

  难点如何破?经深入行业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市交通运输局探索推行道路货运网格化服务管理“五步工作法”,将全市划分为9个大网格、183个小网格、2046个“微网格”,按照“多的细分、少的合并”原则,每个网格监管货车20台以内。企业为单独网格,个体车辆由村(社区)负责,统一纳入乡镇管理,建立“市、县、乡、村、驾驶员”五级直通车管理体系,形成了“责任向网格下沉、要求向网格传达、事项在网格解决”的工作格局。

  2023年起,交通运输部门利用网格员摸排行业情况,全市摸排货运车辆2.17万辆、占注册登记车辆的108%,摸排从业人员1.93万人。网格员积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升规入统,行业规范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去年新增货运规上企业18户,增加率达125%,增加比例位列全省第一。

  选优选熟 增强行业服务管理质效

  “网格员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监管力量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网格员的选用上,交通运输部门有“四熟”标准,即人熟、地熟、事熟、情况熟,“网格员要对当地情况熟,做人做事受群众认可,司机们才听得进他讲的话。”

  “老王,这几天雾气大,你开车注意些,速度别太快了。”网格员张兴勇是土生土长的梓潼县仁和镇人,镇里每户人家的信息他都了如指掌。他为网格内的9辆货车建立了信息台账,将13名货车司机拉入微信工作群,定期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及时转发安全警示,细心提醒司机们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平时,张兴勇坚持走访货车司机,帮助查找问题隐患,收集大家意见诉求,及时向乡镇和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反馈,主动配合、参与解决行业管理中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去年榨菜成熟季,外地入村运输榨菜的货车一时间达到60余辆,他主动介入,全力协助维护秩序、引导停放、做好管控。

  网格员不仅是“宣传员”“信息员”,更是“服务员”“安全员”,在网格员的助力下,交通运输部门收集重点问题线索并列入重点整治对象8个,解决企业、驾驶员反映问题诉求近500个,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600多个。省公安厅和交通运输局联合发文向全省推广,吸引全国各地同行来绵学习。

  以小见大 打通道路交通管理末梢

  “网格化”机制的推行,不仅形成了“市级统筹—县区牵头—乡镇负责—网格落实”的分级响应模式,让行业监管从粗放监管向精准监管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交通安全管理日常化、宣传劝导日常化、警示提示日常化。在这种“日日叮嘱,时时提醒”的氛围中,文明交通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司机们的一言一行中。

  为更好地进行服务管理,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建立协作机制,公安交警、交通运政人员与网格员联动,对驾驶员反映的道路运输隐患,监管部门及时跟进,建立台账,销号解决;针对网格员收集反馈的安全风险,各地制定精准监管措施,不断改进安全监管方法。在网格员的建议下,江油市引导800多辆普货车辆安装使用主防系统,北川羌族自治县针对采矿企业率先启用普货运输电子运单,安州区组织网格员“一对一”上门宣传教育,入户与货运违法人员上门签订安全承诺书,并通过驾驶员家人对其进行提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网格化’机制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的短板,扭转了道路交通基础工作被动的不利局面,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安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何志高说,以界牌镇为例,该镇统筹交通、公安、司法、城管、市场监管等基层力量,发现安全问题隐患1049项,提出整改意见1327条,自开展道路货运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来,货运违法数从单月22件逐月连续下降至单月1件。通过筑牢小网格的交通安全防线,打通了基层交通管理末梢。

  (周锐 记者 唐舒琪)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