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小溪里的童年
发稿时间:2024-11-10 08:07   来源: 绵阳日报

  □何川(江油)

  我的童年,在一个叫马凤的小山村游荡。马凤平凡无奇,没有大江大河,却有一条条无名小溪。溪水清澈透明,从石间欢笑着冒出,宛如一群小鸟依人的少女,叽叽喳喳地赶着集,声音清脆悦耳,满是天真烂漫的欢笑。

  童年的记忆大多关于夏天。夏天的小溪里,嫩绿的水草下,有肥硕的鲫鱼、狡猾的泥鳅、气宇轩昂如大将军般的螃蟹。它们是我的玩伴,能让我从天亮玩到天黑。

  记得快上学那年夏天,我清晨一起床,提着小裤衩,像泥鳅般溜出家门,到门前小溪抓鱼。没看到鱼,却发现大石下藏着一只大螃蟹。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从石下抓出,放在草坪上。螃蟹举着大钳子,像威武的大将军,怒目圆睁地和我对峙。我用小树枝和它“战斗”,它毫不怯场,锋利的钳子“咔嚓”一声就夹断了树枝。

  母亲在门前喊我吃饭,我情急之下抓起它就跑,结果被它死死钳住手指。我抖、甩、拽,它都不松开,我抓住它的小腿又拉又扯,它还是不松。我没辙了,嚎啕大哭,伸着被螃蟹钳住的手指,可怜兮兮地找母亲。那模样,把母亲和姐姐笑得前俯后仰。直到现在,我对螃蟹都心有余悸。

  小溪汇聚成塘,水面如镜,温柔文静,像母亲的慈爱,姐姐的宁静美丽。马凤这样的水塘很多,那是我上学后的乐园。每到夏季,我们三五成群去戏水。有时有大人带着,更多是我们偷偷前往。中午上学前要泡一泡,下午放学后也要泡一泡,我们就像离不开水的泥鳅。那时,会游泳的大孩子像浪里白条,游技高超,或平躺或侧身游向对岸,厉害的一个猛子就到了对面。而我这样的“旱鸭子”,只能在离岸不远的浅水区搅起浑浊的泥水。

  我的童年浸泡在这些小溪里,充满温暖和滋养,伴我从童年步入少年。

  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因学校“禁止私自下河游泳”的禁令,不能再明目张胆。但我们这些野惯了的孩子,放学后一看到清凉洁净的池塘,就心痒痒,把禁令抛诸脑后。我们迅速扒光衣裤,赤条条地跳进小溪。玩得尽兴后,老师却知道了,第二天我们只能在教室墙角罚站。

  即便站了墙角,我们依然我行我素,仿佛我们不是陆地生物,而是池塘里的鱼虾、泥鳅,对池塘有着特殊的亲切。

  后来,老师想出个特别办法,每天放学在我们几个“危险分子”的胯部盖上红墨水印章,第二天晨读检查。没印章的就被判定“私自下河游泳”,又要站墙角。

  那段时间我们乖了不少。我们保护那枚红印章,就像呵护疼痛的伤口般小心翼翼。每晚洗脚怕挽裤腿擦掉印章,睡觉时担心翻身让印章与篾席摩擦消失,最担心夜里尿床冲没了印章。每天早晨,我都在惊恐中醒来。

  那段时间我们老实多了,走在村里小溪边,就像没了水分的禾苗,垂头丧气,没了往日的灵性。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用村里桐油树果实里的桐油把印章漆一下,在水里就不会泡掉。小伙伴们兴奋不已,纷纷响应。有人爬上桐油树摘果,挤出桐油往红印上涂,涂完就跳进清凉的池塘,与溪水尽情亲昵,那感觉惬意极了。

  小池塘里浪花翻涌,像大年夜的烟花,绚丽豪放。我们潜水、打水仗,玩得忘乎所以。谁能想到,上岸后“红印章”消失得无影无踪,全被我们丢进了池塘。

  第二天我们全军覆没,被老师请到墙角。这事后,我可遭了殃,小伙伴们怨我出的“馊主意”。每天放学后,他们把我逮住,拉下我的裤子,用口水洗掉老师给我盖的“红印章”,害得我无辜地站了一星期墙角。

  故乡小溪里故事繁多,它滋养了我的童年。难忘那嫩嫩的水草、圆溜溜的石头、肥肥的鱼虾,还有那凶巴巴、举着大钳子的螃蟹。那螃蟹的大钳子,至今还钳着我童年的记忆,每当想起故乡,记忆就隐隐作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