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玉溪村:桑林套种赤松茸 蹚出增收新路子
发稿时间:2024-11-04 08:51   来源: 绵阳日报

  游仙区盐泉镇玉溪村蚕桑产业园,工人们在桑林间撒石灰、插菌种

  □罗端 记者 周钰 李媛媛 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游仙区盐泉镇玉溪村蚕桑产业园,一棵棵挺拔、葱郁的桑树映入眼帘,工人们在桑林间穿梭着,夯地、撒石灰、铺培养基、插菌种……一派繁忙景象。

  工人们插播的菌种,是从以桑枝、谷壳为主的菌袋中经过发酵、培育而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在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和精细操作后,还能获得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进一步提高产业园的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该菌种为赤松茸,相较其他菌类,赤松茸具有比较耐旱、耐寒的种植优势,将其套种在桑林间,能够充分利用桑林的遮荫效果和丰富的有机质资源。桑林套种赤松茸,不仅为盐泉镇发展特色产业蹚出了新路子,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我之前参加过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学习活动,还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学习了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收获很大。”蚕桑产业园负责人黄大明介绍,学习回来后,他在2023年开始了第一次试种。种植效果很好,产品被多家餐饮店收购。

  赤松茸香味浓郁,口感爽脆鲜嫩,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今年以来,黄大明瞄准本地赤松茸稀缺、需求旺盛这一市场行情,果断选择了在10亩桑林地套种赤松茸。

  “我们现在将菌种种下,12月初就可以采摘,采摘时间可持续到明年4月,共计要采摘4次以上。”黄大明告诉记者,在桑林套种的赤松茸亩产可达2000公斤,批发价为每公斤30元,收入很可观。

  由于种植、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黄大明的产业园也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这段时间农闲,我来这边种菌子,十多天的活能挣1000多元。”正在插菌种的玉溪村村民周凤英说道。

  据了解,除了套种赤松茸,该产业园还套种了平菇、青菜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种植不仅有助于桑林的施肥、耕作、除草和治虫,还能增加套种作物的产量,提高桑林的综合经济效益。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