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完整社区试点一年,看绵阳的“绣花功夫”——
足不出“圈” “近”享满满幸福感
去年10月,我市经开区文跃社区、涪城区临园路东段社区、安州区文星社区3个社区入选四川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加上游仙区五八社区入选国家试点,绵阳共承接4处国省完整社区试点。
一年以来,这些完整社区建得怎样了?在建设和治理方面有哪些探索实践?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一起走进这些社区去看看。
幸福餐厅的“幸福密码”
“菜品有十多种,味道也好,菜饭随便加,还有水果!”在临园路东段社区幸福餐厅,八旬老人叶正贵和老伴儿端着盛有四个荤菜的餐盘,一边吃一边开心地聊天。老两口从家里步行到餐厅只需要不到10分钟,两人几乎每天都来,做饭的“大问题”也因此得到了顺利解决。
在幸福餐厅门口,餐品价格写得明明白白:爱心餐,90岁以上和60岁以上困难群众免费;80岁以上5折,70岁以上8折,对行动不便人群,可免费送餐;过了13时、19时,每餐降为12元。价格实惠、菜品丰富,幸福餐厅不仅受到老年朋友欢迎,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餐厅外不远处,71岁的陈翠兰阿姨带着小孙女走进了“儿童之家”,这里有共享书吧和手工坊,还有专职人员看护。社区工作人员告诉陈阿姨,随着社区功能越来越“完整”,步行15分钟就能看病、上学、运动……
临东社区地处市中心,寸土寸金之地也有烦恼:儿童托管难,员工就餐难,青年交友难等,在完整社区建设中,社区不断优化15分钟便民生活圈,如今已提供有超市、家政、药店以及托育、书店、相亲角等超过七百家。
辖区有各类企业、商家三千多家,在社区党委带领下,社区慈善力量被嵌入完整社区治理中。成立公益基金,商家踊跃参与,探索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幸福餐厅、街头爱心专柜应运而生。有人为高龄老人送免费午餐,有人为大病家庭送温暖,有人嫁接心理辅导资源……基层善治正聚焦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问题,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积分存折”兑出互助新生活
经开区文跃社区居民贾蓉,经常和朋友们参加社区志愿者公益活动,打扫卫生、帮老人倒垃圾等,每小时能获得社区奖励约10积分,可以兑换价值10元的各类生活用品以及食品、药品等。目前,贾蓉的积分已超过3000分,“感觉很有意义,我会发动更多居民一起参与进来。”
如何调动居民参与完整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文跃社区开展“我的社区我守护”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辖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活动对辖区商家也是一种激励,通过定点兑换,带动了消费的活跃。“积分存折”让爱心“双向循环”,激活了完整社区治理新活力。
为破解完整社区治理的资金难题,文跃社区还组建社会企业,积极承接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物业管理服务等。
南区花园统建房小区,因为之前业委会、物业和社区三方之间沟通不畅、权责不明等问题,居民们颇有怨言。社区企业入驻后,自带“熟人”效应,很快推选出74名楼栋长,建立小组居民群,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增进邻里交流,提供及时服务,逐步解决小区管理中的难题。社区企业本身参与市场化竞争,反哺更多资源用于社区服务。
开启完整社区“智治实践”
“这款手环可以测心率、血氧,还可以远程监测,太方便了。”近日,游仙区五八社区在完整社区建设入户调查中,为8位需要特殊关心的老年人送去了居家智能手环。
智能手环有监测心率、测量血氧等功能,还能设置电子围栏、实时定位远程监控等。有了智能手环这个“小助理”,独居老人可以通过一键呼叫功能实现实时监测、一呼即应。
作为国家完整社区试点社区,五八社区搭建起“智慧58”管理系统,除了探索智慧养老,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海绵体道路改造、社区活动中心配套换新,并积极拓展多项智能化便民服务,小区诸多“身边事”,居民们线上就能参与。
在2023年开展的“城市体检”中,居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反映,社区老年人较多,小区多集中在山上,出门不太方便。诉求很快有了回应。今年,一部从山下直达山上居民区的大型垂直电梯正加紧建设。建设过程中,游仙住建部门和街道社区从“设计、建设、监督、验收”全程发动居民参与,仅在线上智慧物业平台就收集了有效意见建议40多条,形成完整社区共建共治新局面。
从智慧社区、数字物业到智慧医疗,从社区服务的优化到居民生活的便捷,在完整社区建设中,五八社区正加“数”前行,将更多可触可感的“数字场景”应用到便民服务、社区治理中,让社区居民生活有“智”更有“质”。(记者 兰建春)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