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鸿(成都)
蜀地之雨,恰似灵动的诗行,最是善解人意。每每于夜深人静之时,悄然飘落,如轻盈的舞者,无声地滋润着大地。
寒露已过,深秋的画卷在时光中缓缓铺展。秦岭以北,冬小麦在秋播后宛如绿色的绒毯,生机勃勃地铺满广袤大地。山间树木褪去了葱郁的绿装,枯黄的叶子似蝴蝶般随风飞舞,在村内外、塬上下聚成一座座绵软的小丘。秋雨来临前,天空与大地仿佛陷入了一场漫长的等待,彼此深情凝视,默默酝酿着那一场诗意的相逢。终于,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雨如精灵般漫山遍野地洒落在黄土高原。秋雨绵绵,淅淅沥沥,恰似一个爱哭的小女孩,无尽地如泣如诉,带着丝丝缕缕的哀愁。一场秋雨一层凉,每逢此季,村庄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的炕头热热乎乎,人们沉浸在秋收冬藏的清闲里,细细品味着平淡生活中的幸福滋味。
而在秦岭以南的成都,晚秋依旧温暖宜人,气温始终维持在20℃左右。路旁的树叶葱郁欲滴,公园的花儿娇艳绽放,大街小巷的人们身着单衣薄衫,轻盈地穿梭在时光的脉络里。河边的茶摊,整日座无虚席,人们端着散发着茉莉花香的“飘雪”川茶,悠然自得。走近一瞧,喝茶之人轻眯双眼,似在凝望着河中清澈的流水,又仿若遥望着空中飘荡的云朵,思绪在天地间自由驰骋。黄昏时分,天空毫无征兆地飘起细雨,如烟如雾。街巷深处的路面被雨淋湿,泛着柔和的亮光,宛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岁月的痕迹。灯火阑珊处,火锅麻辣烫的香气扑鼻而来,街巷一半是烟雨的朦胧,一半是灯火的璀璨。行人悠然地漫步雨中,任细雨轻轻沾湿衣裳,细细品味着雨中的独特韵味。茶摊处,灯火已然亮起,人越聚越多。一把把大伞撑起,为下方的桌子遮住一方天地,雨滴顺着伞角缓缓滑落,悄然跌进温柔的夜色里,恰好与搓麻将的声音撞了个满怀,奏响了一曲生活的乐章。
西蜀之雨,常常伴随着梦而来,温柔且浪漫。或是在刚刚入睡之时,或是在半夜的静谧里,又或是在凌晨的朦胧中。数次,睡意蒙眬间,似有细雨轻轻敲打着窗户,那声音轻柔美妙,如梦似幻,仿佛来自遥远的仙境。醒来,掀帘而望,橘黄的路灯下,细雨如丝,密密匝匝,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境。此时,夜色无垠,万籁俱寂。唯有雨落窗外防护栏雨棚的滴滴答答之声,在寂静的夜里弹奏着一曲空灵的旋律。阳台外的那些花花草草,被雨淋得水灵鲜嫩,仿若一群鲜绿活泼的植物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展示着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顿时,睡意全消,思绪仿若穿越千年之前。仿佛望见杜甫在浣花溪旁的雨夜里,为茅屋被秋风秋雨所破而愁容满面,那满心的忧虑与无奈,穿越时空,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又似听到李商隐在巴山夜雨的深处长叹,那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家书,满含诗人无限的思念与浓烈的乡愁,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时光流转,千年之后,世界与巴蜀皆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便捷的交通使千山万水不再遥远,手机视频让思念随时可见。思绪飘飞间,东方渐渐变白,雨声悄然退去。天空中,云朵渐渐散开,太阳初现,先是一个小白点,转瞬之间,周围的云烟散尽,金色的阳光瞬间洒满大地,给世界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不一会儿,上班的年轻人、上学的孩童、晨练的老年人纷纷走出楼道、小区,开启新一天的生活,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在时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清晨,漫步在城北的街头,道路两旁桂花树上细碎的花朵随着昨夜之雨悄然落地,满似金黄,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路旁的长椅上,偶遇一位身背青菜筐的大妈暂坐歇息。她体态清瘦,脸色红润,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却掩盖不住她眼中的光芒。问其年龄,她笑容满面,言今年78岁,儿女在城南上班,整日奔波忙碌。她与老伴衣食无忧。闲来无事,便在附近河边空地开垦一片菜地,每日早起采摘,背至集市售卖,自夏天至今已赚数千元。言罢,微笑挥手,背起青菜筐远去,那背影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伫立在雨后的街头,目光所及之处,不仅有茶摊上之人的悠闲安逸,亦有路人匆匆的步履,还有那位老人背上秋阳中闪耀的绿意。生活,就是这样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有宁静,有忙碌,有希望,有温暖。心中暗想,今晚是否还有一场轻盈细雨,再次降临这美丽的西蜀大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诗意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