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敏(北川)
青山环抱,秀水环流,北川新县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河水潺潺,小鸟欢鸣,鲜花绚烂绽放。那婀娜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格外动人。碉楼高耸,羌服绚丽,羌歌婉转,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羌家风情。
自“5·12”地震后,我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北川,至今已十五载。我见证了新县城的涅槃重生与蓬勃发展。巴拿恰的青灰色碉楼,在月光下默默陪伴着我每日漫步;巨大的羊头图腾,见证了我流逝的青春岁月;而我头上新生的缕缕白发,也同样见证着新县城的日益繁荣。
大山里淳朴的乡亲们,身着羌服,翻山越岭、搭车乘船前来医院求诊。他们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向我倾诉着病情、生活琐事以及喜怒哀乐。在他们的叙述中,我了解到他们交通的不便与生活的艰辛,知晓了各个地区的地方病和好发人群,听闻了枪林弹雨中的安昌保卫战,还有陈开茂烈士的英雄事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带不走茶马古道的喧嚣。“石泉番寨”的集市上,马蹄声、叫卖声、划拳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繁华的片口集市,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马槽乡至今保留着当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遗址,那用作麻醉和消毒的花椒与马槽酒,似乎还在血与火中散发着阵阵香气。
在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先辈的传承下,我秉承着白求恩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红军战斗过的红土地上,在废墟上重建的“大爱之城”,用心呵护着大山里淳朴的羌族儿女。我设身处地为山区百姓着想,认真诊断病情,为资金短缺的病人垫付药费、检查费,还多次资助经济困难的患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他们多年的相处中,患者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当我拿着患者漂洋过海带回的糖果,捧着从绵阳、安昌带回的热乎乎的糕点,看着用纸巾包好的鸡蛋送到面前时,心中满是温暖与幸福。小坝一位中风偏瘫的大姐,初来时拄拐跛行,经治疗后能健步而行。她每次来看病,都给我带自制的豆腐、荏子糖、鲜野菜。北川关内发大水,道路中断,大姐翻山越岭,给我带来几个大大的土豆,自己都舍不得吃。当癌症患者腹水消除、指标正常时,平静而感激地对我说:“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有了患者的这句话和肯定,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化为乌有。
“清幽幽的咂酒哎……”悦耳的羌歌在华灯初上、高楼林立的新县城回荡。暖洋洋的篝火边,围满身着羌服、踩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幸福之人。